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武汉战“疫”记:同济、协和,一条马路上的两间医院-雄安论坛

   日期:2020-03-14 11:20:14     作者:wangxiao    浏览:17    
核心提示:(抗击新冠肺炎)武汉战“疫”记:同济、协和,一条马路上的两间医院中新社武汉3月14日电题:武汉战“疫”记:同济、协和,一条马路上的两间医院中新社记者杨程晨武汉协和医院气派的门诊
<p>  <strong>(抗击新冠肺炎)武汉战“疫”记:同济、协和,一条马路上的两间医院</strong></p> <p>  中新社武汉3月14日电 题:武汉战“疫”记:同济、协和,一条马路上的两间医院</p> <p>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p> <p>  武汉协和医院气派的门诊楼前罕见“萧条”,急诊大门是唯一开放的患者通道。11日起,这所知名的综合医院恢复开放专家门诊。<!--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会展中心、老牌酒店、奢侈品店面林立的解放大道,交通拥堵是顽疾,前往位于其间的协和医院看诊向来是武汉市民一大烦恼。</p> <p>  相隔不到2公里、马路另一端的武汉同济医院是该市的另一间“巨无霸”医疗机构。当前清冷模样与前者类似,亦只有门诊对外开放,每日提供网上挂号。大门检测体温的工作人员好心提示:“如果没在线上挂到号就不用来现场试了,现在开放的号不多。”</p> <p>  同属原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因共建办学归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与协和出自一脉、竞争多年,早已成为全国三甲医院中的佼佼者。</p> <p>  12月下旬至2月初,因新冠肺炎疫情,两间医院门诊楼接诊量激增,排队人流一度占据了解放大道的人行马路。协和医院一名保安回忆,疫情初期,不少人连续排队超过10小时。</p> <p>  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劲农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发热门诊人数越来越多“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门诊规模几经扩大。“(应对)烈性传染病,大家都是事后诸葛,(现在回想)相互埋怨没有意义。”</p> <p>  不幸“中招”的张劲农如今也不确定自己何时、因谁而感染病毒。他指着病房调侃,门诊当初是外行人设计的,没有窗户,虽然节能但未考虑到传染病需要通风。</p> <p>  病情恢复并重新投入工作的他无疑是幸运的。在其要求下,偌大的门诊空间眼下被充分利用,部分患者被安排至大厅输液,人员间隔距离有明确规定。</p> <p>  江城民间向来有医院“四大家”的说法。同济与协和、人民与中南,分属华中科大和武汉大学两所高校,它们共同组成华中地区最顶尖的医疗团队。</p> <p>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早期组建重症医学医疗队增援金银潭、紧急设立发热门诊、托管定点医院、改建分院区,到后来接管方舱及火神山医院、接收增援医疗队、全力救治重症患者……“四大家”承担战“疫”大量关键工作,一举一动关乎疫情势态。</p> <p>  经过两个多月鏖战,同济、协和的发热门诊早已冷清,普通门诊正逐步回归,主院区新冠肺炎病患全部出院或转入了定点医院。</p> <p>  “现在其他疾病的就诊不要都涌入几所大型医院,毕竟空间有限,人口密度高就会造成交叉感染。”张劲农提出,希望有关方面能有效组织医院恢复工作,避免发生次生灾害。“当年北京在SARS后是怎么恢复工作的,应该(有人)来教我们。”</p> <p>  在他看来,即使是医疗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武汉应对此次疫情仍措手不及,针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建立及时有效的应急系统,不论在国家、还是各医院层面都显得格外紧迫、重要。</p> <p>  协和医院门外的“滞汉人员救助点”,13日下午聚集人群。工作人员告知,其中相当数量是1月23日前住院的外地病患,尔后因“封城”滞留。他们正在等待大巴接至酒店,医院所在的新华街道提供免费食宿。</p> <p>  同济、协和之间,葱郁茂密的中山公园大门依旧紧锁。春天,意味着繁花似锦的日子即将到来,空无一人的草坪、树林、娱乐设施却提醒着这个特殊时节还未走远。(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