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政府解难题 民企底气足-浦东机场卫星厅

   日期:2021-02-09 09:44:29     作者:wangxiao    浏览:5    
核心提示:政府解难题民企底气足在重庆北碚区,城区繁华地段有座办公楼,闲置多年。来打听的人不少,可就是无人接手。为啥?“从‘租楼’到‘开业’,要好几道难关呢。”缘泉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
<p>  政府解难题 民企底气足</p><p>  在重庆北碚区,城区繁华地段有座办公楼,闲置多年。来打听的人不少,可就是无人接手。为啥?</p><p>  “从‘租楼’到‘开业’,要好几道难关呢。”缘泉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胡文洁说,作为一家小型民企,最终能下定决心来此创业,源自北碚区优化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不断努力。</p><p> <strong> 企业遇到难处</strong><!--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strong>  立马协调沟通</strong></p><p>  刚开始时,胡文洁遇到不少难处:“第一道关就是加装电梯。”这栋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想要楼内装电梯,对一栋40年的老楼来说,耗时耗力耗财,还有安全隐患。楼外加装电梯,又碍于老城区容积率的要求,无法获批。</p><p>  盘下这楼,胡文洁是想办个老年公寓,不装电梯还真不成。于是,2020年3月初,胡文洁就找到北碚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推开了局长张纯辉的门……</p><p>  “大家都知道,只要民营企业有难处,都可以到这里来。”胡文洁说,她以前也找过民经局解决难题,有底气。</p><p>  现场调研和查询相关规定后,张纯辉请5个相关部门开了场联席会,最终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批准了胡文洁的请求:她可以在所租办公楼的天井内,楼外加装一部电梯。</p><p>  “其他几道难关,也都在民经局的协调下解决了。比如,合同能否从三年一签改为六年一签、房屋由办公用途调整为养老用途。”胡文洁说。</p><p>  “我们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北碚区委书记周旭介绍,北碚区为此出台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还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p><p>  对规模小、底子薄的民企来说,“融资难”是更具有共性的难题。2020年3月,有400多名员工的重庆天盛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的经营活动,就因为200万元的流动资金卡住了……</p><p>  “贷款到期得还,逾期就很难再贷了。但是,我们缺钱买原材料,不买就完成不了订单。”公司相关负责人黄俐说,重新贷款的流程至少得一个月,在找上民经局后,对方推动银行加快进度,一周内放款,解了燃眉之急……</p><p>  近年来,北碚区助力民营企业的融资达到28亿元。</p><p>  <strong>政务服务提速 营商环境改善</strong></p><p>  2018年,北碚区被确定为重庆市唯一的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如何能更有效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呢?我们就成立了民经局这样一个专门机构,负责收集、汇总、研判企业所反映的问题,交办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限时办理。超时未完成的,会催办督办。区级部门无法解决的,由民营企业困难问题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解决。”张纯辉说。</p><p>  其实,服务民营企业,北碚区并非只靠民经局;但民经局激活了北碚整体营商环境改善的动力。</p><p>  “项目还没开始建设,环保、税务等部门就和我们对接相关业务了。把工作做在前边,能省下来不少时间。”重庆智慧首投置业有限公司去年刚刚和北碚签约,来自江苏的负责人董强说,这里的营商环境让他安心。“服务人员都放慢语速,为我介绍详细情况;确认我都弄懂了,才放心让我离开。”</p><p>  “这里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和领导架子。干事创业是主流。”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总部负责人鲁渝华说。</p><p>  政务服务在提速。“民经局的催办督办,成为我们不断改革创新的动力。”北碚区环保局副局长黄肖波说,环保方面进行全过程减负,行政许可事项时限压缩比超过77%,即办件比例超过60%,企业平均跑动次数为0.23次。</p><p>  工作理念在转型。“变‘企业上门求服务’为‘干部主动送服务’。”北碚区税务局副局长石磊说,他们精选了一批年轻骨干担任“线上专员”,与有需求企业结对。主动筛查并告知符合减税降费条件却未申报的企业,确保应享尽享。</p><p>  “区领导、各部门、各街镇分头对全区民营企业走访,现场收集企业困难;再通过部门、分管区领导、民营企业困难问题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这三级处置机制来化解相关难题。目前,全区已化解5800多件难题。”北碚区工商联党组书记范永晖介绍说。</p><p>  <strong>强化“一企一案” 引来企业落户</strong></p><p>  鲁渝华也曾到处考察、多方接触,一心想给企业找个最好的落脚地。“落户后咋扶持,北碚的举措很实在。”鲁渝华说。</p><p>  “我们正在不断更新完善成长型企业培育库和‘顶天立地’目标企业库,强化‘一企一案’重点培育。”北碚区政府区长何庆介绍说。</p><p>  3年时间,从数量上看,北碚民营企业从1.2万户增长到超过2万户,增长近70%;从质量上看,北碚科技型企业年均增长81.5%,3年增长3倍以上。如今,北碚已上市和挂牌的民营企业达17家。</p><p>  重庆顺多利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近来正筹备上市。“没有区里的支持和鼓励,我们也没有今天。”董事长周继群说,区里经常邀请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专家顾问授课,以提升民营企业负责人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水平。</p><p>  “我们出台了专门的文件,提出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等29条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并落实责任单位,还创办了民营经济学院。”北碚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萍说,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口碑正引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落户北碚……</p> <p>  本报记者 王斌来 蒋云龙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