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一切从精准出发——来自武陵山区的脱贫答卷-云龙涧

   日期:2021-02-16 12:01:39     作者:wangxiao    浏览:3    
核心提示:一切从精准出发新华社记者席敏、张玉洁“春节前卖出去18只羊,兜里就多了4万多元,圈里还有40多只羊……”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麻溪口村,64岁的脱贫户唐显改仔
<p>  <strong>一切从精准出发</strong></p><p>  新华社记者席敏、张玉洁</p><p>  “春节前卖出去18只羊,兜里就多了4万多元,圈里还有40多只羊……”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麻溪口村,64岁的脱贫户唐显改仔细算了一笔去年的收入账。<br /></p><p>  一年收入比一年高,在这个春节里,唐显改心里愈发踏实了。他说,春节过后,他要新建两个羊圈,再把养殖规模扩大到100只,争取成为村里的养羊大户。<br /><!--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麻溪口村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这里群山环绕,满山都是靠打雷下雨才能有收成的“雷公田”,全村仅有沿着沅江一条细窄的“平原带”。耕种不易,村民纷纷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成了村里的“主力军”。<br /></p><p>  改变始于精准扶贫。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工作进入了“精准”新阶段。<br /></p><p>  带着资金技术和市场理念,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麻溪口村。迷迭香、杜仲等中药材被种植在曾经的荒坡上,这里产出的优质大米成了市场抢手货,伴随着一个个精准实施的扶贫项目,麻溪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br /></p><p>  长期困于大山之中的湘西州花垣县民乐镇梳子山村,一代代人围着大山寻找摆脱贫困的出路。种植茶树,将土地平整完施了肥,却被专家告知土壤不适宜种茶;看着越来越拥挤的猪圈,满心等着一个丰收年,却遇到一场近乎灭顶之灾的流行疾病……<br /></p><p>  眼看着脱贫的希望一次次破灭,扶贫干部和村民围坐在一起认真思考,梳子山村的脱贫之路在何方?扶贫干部带着村民穿梭在梳子山里,一起查看地形,请专家帮助评估适宜发展的产业。   <br /></p><p>  扶贫干部顺着“之”字形的弯道上山下山,带着梳子山村民在专家指导下,把荒坡改造为茶园、桑园和油茶林,将生猪送到腊肉熏制扶贫车间,再走向全国市场。云雾缭绕的梳子山不再锁着希望,村民的腰包就这样一天天鼓起来。<br /></p><p>  有了清晰的方向,在脱贫道路上就不会迷茫。湘西州永顺县石堤镇团结村同样地处大山之中,重病或残疾而缺乏劳动能力成为这个村脱贫最大的难题,“端不起的药罐子”是不少家庭沉重的负担。<br /></p><p>  针对全村不同的贫困成因,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因户施策”,为不同类型的贫困家庭细化脱贫方案。<br /></p><p>  村民李明友因小时候被蛇咬伤而失去一条胳膊,扶贫工作队帮他买来鸡苗和鸭苗,去年仅这两项的纯收入就超过1.5万元;一个黄牛养殖场在村里办起来,不仅可为贫困户提供稳定的分红,村民种一亩地牧草的年收入就超过5000元。<br /></p><p>  这种一切从精准扶贫出发的脱贫故事在武陵山区屡见不鲜。截至2020年底,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湘西州现行标准下所有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4748户656083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br /></p><p>  摆脱了贫困,更要种下乡村振兴的“希望种子”。武陵山区的村落里,一片片茶园正在等待春天的收获,一个个扶贫车间里的高附加值产品持续走向全国各地,一张张乡村振兴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生活的现实……  </p><p>  新华社长沙2月15日电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