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rong>【春节在岗位】深中通道不停工 超3000名建设者坚守建设一线</strong></p><p> <strong>央视网消息</strong>: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广东第二座集“桥、岛、隧、地下互通”的超级工程。几天前,深中通道建设工地再传好消息,沉管隧道安装突破千米。为保证在2024年实现全线通车,今年春节期间,深中通道各关键线路关键岗位不停工,超过3000名建设者留粤坚守建设一线。</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6/1f68039f76251e3ccf6d2fd4.png" alt="【春节在岗位】深中通道不停工 超3000名建设者坚守建设一线" /></p><p> 每当太阳从伶仃洋海面上升起,就到了深中人上班的时间。深中通道高级工程师刘晓锋照常来到码头,准备乘船前往西人工岛开启一天的工作。</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6/1ada5a0f50100850ae61f116.png" alt="【春节在岗位】深中通道不停工 超3000名建设者坚守建设一线" /></p><p> 从2016年12月28日伶仃洋上挖出第一斗泥,到如今沉管隧道安装突破千米大关,深中通道雏形已现。今天登岛,刘晓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前往隧道检查沉管内部情况。</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6/f3f36d2a64d02ac9f0949c50.png" alt="【春节在岗位】深中通道不停工 超3000名建设者坚守建设一线" /></p><p> 深中通道每节标准管节长165米,宽46米,高10.6米,重量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海底沉管隧道。身处海平面34米以下,却没有感觉到一丝潮气。事实上,要建设这样一条不漏水的海底隧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几年来,刘晓锋和施工人员经常都在为了1厘米甚至1毫米较着劲儿。</p><p> 要在宽46米到74.6米的变宽现浇混凝土结构实现各项检测结果控制在偏差1厘米,必须达到行业顶尖水准。在深中通道这个标准只能算及格线,刘晓锋要求误差必须低于1厘米。</p><p> 隧道里还在较着劲儿,岛上另一端又传来消息,用于成孔的旋挖钻机停工了,他要去现场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16/9cac457b1e920e5c22a9e9a3.png" alt="【春节在岗位】深中通道不停工 超3000名建设者坚守建设一线" /></p><p> 遇到难题,调整,如果不行继续调整,直到解决。深中通道的建设者们每天都在这样不厌其烦地遇到难题、克服难题。</p><p> 深中通道建成后,珠江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将从两小时缩短至20分钟。刘晓锋说,俯瞰西人工岛像一只巨大的海上“风筝”,他们3000多名建设者坚守,是为了在未来这只“风筝”能更快地带着大湾区实现腾飞的梦想。</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