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揽月而归,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女装甲团长

   日期:2021-02-24 18:10:21     作者:wangxiao    浏览:5    
核心提示: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取得的成就。▲2021年2月
<p>  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取得的成就。</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4/63764dc3fc2ed4a53aca60dc.jpg" /></p> <p>  ▲ 2021年2月22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p> <p>  “要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习近平对探月工程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国航天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p> <p>  去年12月,在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中,习近平首次集中概括了“探月精神”——</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4/37b266e5deb7e9e90fd943c2.jpg" /></p> <p>  嫦娥五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向前迈出一大步。“探月精神”光辉闪耀,激荡起我国航天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力量。</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4/3d330410f63ad87e528daeba.png" /></p> <p>  2020年12月17日,历经23天重重考验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4/a3c41577abeb977c6bf439cf.jpeg" /></p> <p>  ▲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p> <p>  (“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是指航天器完成预定空间任务后高速返回,第一次进入大气层后,跃起跳出大气层,经过一段时间飞行,再第二次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如同在太空中“打水漂”,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减速。)</p> <p>  在祝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贺电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大步。</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4/1e9493aae430c44679e50547.jpg" /></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4/65b88dab91538ce588172fc9.png" /></p> <p>  揽月而归,踏梦而行。</p> <p>  嫦娥五号任务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是我国航天人不畏艰险追逐梦想的又一成功典范。</p> <p>  中华民族是勇于追梦的民族。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党中央决策实施探月工程,圆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p> <p>  从嫦娥三号、玉兔号到嫦娥四号、玉兔二号,再到嫦娥五号,一个个中国探测器成功到访月球所勾勒描绘的,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逐梦足迹。</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4/08c573ae9558abf3d4ab39c3.jpg" /></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4/106256c89489def433a852d6.png" /></p> <p>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p> <p>  2016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及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航天科技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科技成就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p> <p>  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首次在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首次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精准入轨,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首次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五项中国“首次”集中展示了探月工程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科技伟力。</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4/d5e914aae2dda837bd764b9e.jpg" /></p> <p>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强国任重道远。</p> <p>  在推动实施好探月工程四期、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的道路上,让“探月精神”继续引领我们,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而奋发进取、建功立业。</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2/24/179323b7051402b1c45dad49.jpg" /></p> <p>  视觉丨江雨航</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