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代表委员建言中医药现代化:创新勿忘守正 加强药材追溯-进出口新闻

   日期:2021-03-02 18:55:16     作者:wangxiao    浏览:3    
核心提示:(两会观察)代表委员建言中医药现代化:创新勿忘守正加强药材追溯中新网成都3月2日电(记者贺劭清王鹏)“加大中医理论下的创新中药研发力度,不是做西式中药,也不是西化中药,而是符合
<p>  <strong>(两会观察)代表委员建言中医药现代化:创新勿忘守正 加强药材追溯</strong></p> <p>  中新网成都3月2日电 (记者 贺劭清 王鹏)“加大中医理论下的创新中药研发力度,不是做西式中药,也不是西化中药,而是符合中医理论和诊疗特点的创新中药。”全国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曾芳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其理论、方法和技术特色,只有守正才能更好创新。</p> <p>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中国方案”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关注,但中医药现代化仍面临着药材追溯体系不完善、新技术运用不足等挑战。</p> <p>  2021年2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28条政策措施全面加大对中医药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中医药现代化建言献策。<!--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在曾芳看来,中医理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持其传统精髓,还需要注入新的活力。这需要构建符合现代疾病特点的中医诊疗、康复、养生体系,强化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并加大学科交叉建设。</p> <p>  曾芳介绍,当前已有不少科研人员尝试将高新技术引入中医诊断中,在中医药传统理论指导下,通过研发智能装备,提升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的精准度。“不管是中医理论也好,还是诊疗方法,都需要与时俱进,学科交叉是能真正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p> <p>  “包括藏医在内的中医药,是经验医学,但是现在学校的教育偏西医化,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毕业后的水平不高,难以行医。”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甘孜州藏医院副院长江吉村看来,中医药人才培养不能摒弃传统理论和人才培养方式。</p> <p>  江吉村介绍,传统的藏医人才培养,有民间师徒传承、父子传承等,但目前中国的执业医师法提出了学历要求。“西医要求学历可以理解,但是也按照同样的标准要求藏医,对传统的师承模式有伤害。”对此他建议,藏医人才培养除了依赖学校,还应重视民间传承。</p> <p>  安全有效的药材是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基础。在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看来,建立药材追溯体系是保证中医药质量的关键。应促进中药材标准化种养殖基地的建设,通过中国国家食药监局出台建设标准,知识产权局进行地理标志认证,从源头保证中药材质量。</p> <p>  “长期以来,藏药的安全性很受质疑,给藏药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江吉村表示,要解决这一困境,需借助现代化的检测检验手段为藏药正名。他呼吁中国国家食药监局对藏药进行大规模的权威检测,并将结果公之于众,为藏药现代化创造更好条件。</p> <p>  据了解,当前中国药典自今已颁布十版,从最初的中药标准的“基源与性状鉴别”,历经采用“显微鉴别”“色谱、光谱技术”“TLC鉴别、HPLC含量测定、DNA、特征和指纹图谱”等新技术。</p> <p>  “药典中医药标准的变化,正是中医药探索现代化发展之路。”耿福能建议,中医药标准应突破以化学为基础的质量标准构建思路,如中药特征图谱、指纹图谱、生物效价、大数据等,建立成为中国自立的创新型质量控制模式,并可为国际社会接受。</p> <p>  江吉村同样表示,单纯以化学标准对中药进行“有效成分分析”,是中医药现代化的误区。他以传统藏药中的复方药举例,一副药包含几十种药材,其中主药起治疗效果,辅药或降低主药的“毒性”,或调理患者身体,“如果只用西药的精细化标准来衡量藏药,是片面的”。(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