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多型火箭共建中国空间站,姜杰详解“三剑客”-凶险

   日期:2021-03-04 12:38:34     作者:wangxiao    浏览:3    
核心提示:(两会访谈)多型火箭共建中国空间站,姜杰详解“三剑客”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题:多型火箭共建中国空间站,姜杰详解“三剑客”作者郭超凯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有望超过40次,全年发射
<p>  <strong>(两会访谈)多型火箭共建中国空间站,姜杰详解“三剑客”</strong></p> <p>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题:多型火箭共建中国空间站,姜杰详解“三剑客”</p> <p>  作者 郭超凯</p> <p>  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有望超过40次,全年发射次数和数量将再创新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多型长征火箭联手开启的空间站建设任务。<!--画中画广告start--><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04/d2226572962b8f903d3ad27e.jpg" width="336" height="280"/> <!--画中画广告end--></p> <p>  长征五号B火箭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长征二号F火箭将通过发射神舟载人飞船送航天员入空间站,长征七号火箭将发射天舟货运飞船。记者采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专家姜杰,详解共建中国空间站的“火箭三剑客”。</p> <p>  <strong>长五B火箭将首次完成应用性发射</strong></p> <p>  空间站建设是一个更为复杂、庞大的系统,其中包括多次交会对接任务,这要求火箭必须完成“零窗口”发射,要求在预先计算好的时间、分秒不差将火箭点火升空。这对于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是不小的挑战。</p> <p>  按计划,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将在今年上半年执行载人空间站核心舱发射任务,这也是长征五号B火箭的首次应用性发射。本次任务是开展载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后续的货运飞船以及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举国关注、不容有失。</p> <p>  姜杰表示:“长征五号B为一级半火箭,是目前世界在役火箭中唯一(一型)一级半直接入轨的火箭,系统简洁、固有可靠性高,研制中攻克了大推力直接入轨精度控制技术难题,满足有效载荷的高精度入轨要求。”</p> <p>  此外,长征五号B火箭还采用国内规模最大的整流罩,长20.5米、直径5.2米,研制中突破了大整流罩分离控制技术,以满足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要求。</p> <p> <strong> 长二F火箭进入高密度发射阶段</strong></p> <p>  今年长征二号F火箭将有3发火箭进场,2发火箭发射,1发火箭轮流值班。同时,为保证航天员百分之百安全,长征二号F火箭还将执行应急值班,确保在应急情况下,可以在第一时间执行空间站应急救援任务。</p> <p>  为适应并满足各任务需求及后续任务,长征二号F火箭不断进行适应性改进,提升全箭可靠性。相比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遥十二火箭108项火箭技术状态更改中,有72项涉及可靠性提升;遥十三火箭113项技术状态更改中,有77项涉及可靠性提升。“长征二号F火箭全箭飞行可靠性由原来的0.97提升至0.98;同时还对逃逸系统进行了适应性改进,进一步提升航天员的安全性。”姜杰说。</p> <p>  姜杰表示,2021年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的开局之年,对长征二号F火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2021年至2023年长征二号F火箭预计将完成7次发射任务,责任重大,这也预示着长征二号F火箭进入高密度发射阶段。</p> <p><strong>  长七火箭将“窄窗口”发射天舟货运飞船</strong></p> <p>  按计划,长征七号遥三火箭将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轨实现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由于载人航天任务的特殊性,执行任务的火箭会采用“零窗口”发射技术。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低温燃料,发射前流程复杂,特别是进入3分钟流程后动力、控制、地面发射支持等系统项目多,耦合严重,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导致错过发射窗口。</p> <p>  姜杰透露,空间站任务中,长征七号火箭首次采用卫星导航授时自主修正起飞时间的新方法,将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零窗口”的发射要求拓展为“窄窗口”,确保与目标轨道面的入轨精度,提高空间站工程中火箭发射任务的适应能力。</p> <p>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任务中,长征七号遥二火箭将进行遥测参数精简、对过渡段涂层改进等方面的技术改进。为进一步提高火箭系统和产品可靠性,并针对其他火箭质量问题举一反三,长征七号遥三火箭还将对箭上和地面产品进行改进设计。</p> <p>  按照载人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中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空间站建设任务举世瞩目,由多型长征火箭执行同一任务,这在中国航天历史上也是首次。”姜杰说。(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