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苏伯民:正在申请设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晓挺

   日期:2021-03-05 10:41:37     作者:wangxiao    浏览:6    
核心提示: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开始前(8:05-8:45)举行“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伯民代表您好,敦煌文化是世
<p>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开始前(8:05-8:45)举行“代表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p> <p>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伯民代表您好,敦煌文化是世界艺术宝库。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研究院视察,就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作出重要指示。一年多来,敦煌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哪些新的进展?未来将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怎样的作用?</p> <p>  苏伯民:谢谢。大家好!我来自敦煌研究院,是一名敦煌石窟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我所在的莫高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石窟遗址,它见证了古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多元文明的交流荟萃。到目前它保留735个洞窟,45000平米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它是丝绸之路上一颗最璀璨耀眼的明珠,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p> <p>  苏伯民:自十六世纪中叶后的几百年间,莫高窟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境地,石窟遭受到了比较严重的自然和人为破坏。直到1944年敦煌研究院成立,才开始了对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等各项工作。77年来,几代莫高窟人发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不断努力,应用各种科学技术,石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也逐步恢复了昔日的光辉。<!--画中画广告start--><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05/c8b1bc71c2fd83008ada4747.jpg" width="336" height="280"/> <!--画中画广告end--></p> <p>  苏伯民: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敦煌研究院视察,并与我院干部职工座谈。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总书记也强调,文物保护要依靠科技。总书记的指示使我们倍受鼓舞,也赋予了我们新的时代使命。一年多来,我们牢记嘱托,更加不遗余力地投入到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等各项工作中来。</p> <p>  苏伯民:在保护方面,我们聚焦古代壁画、土遗址、数字化等方面的关键瓶颈问题,积极申请承担了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甘肃省政府已经批准敦煌建立“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的科技平台。以此为基础,我们也正在申请设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希望国家在“十四五”科技规划中,将文物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充分保障和支持。</p> <p>  苏伯民:在研究方面,我们正在积极地筹备启动敦煌文化价值体系和敦煌与丝绸之路系列课题研究,深入发掘和研究敦煌文化和丝绸之路沿线历史遗存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p> <p>  苏伯民:在弘扬方面,我们积极运用各种新的技术。我们运用AR和数字孪生技术,已经实现了莫高窟智慧导览和“窟内文物窟外看”的参观模式。我们也运用云展览、融媒体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不断创新敦煌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弘扬模式。</p> <p>  苏伯民:敦煌是中国的敦煌,也是世界的敦煌。敦煌文化在形成过程当中所秉持的包容、借鉴、吸收的文化胸怀,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向往和平,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和文化自信。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敦煌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敦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我们积极的贡献。</p> <p>  (根据网络文字直播整理)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