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火箭“总动员”: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有何看点?-小区

   日期:2021-03-07 19:30:30     作者:wangxiao    浏览:3    
核心提示:(两会观察)火箭“总动员”: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有何看点?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题:火箭“总动员”: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有何看点?作者郭超凯“北斗”指路、“嫦娥”探月、“天问
<p>  <strong>(两会观察)火箭“总动员”: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有何看点?</strong></p> <p>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火箭“总动员”: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有何看点?</p> <p>  作者 郭超凯</p> <p>  “北斗”指路、“嫦娥”探月、“天问”探火……近年来,中国在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步入2021年,中国航天延续“超级模式”。今年,长征五号B、长征二号F、长征十一号等新老火箭将联袂“出战”,上演一出火箭“总动员”。记者采访航天领域政协委员,梳理今年中国航天发射的三大看点。</p> <img alt="图为长征四号丙火箭飞行留下的轨迹。 汪江波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07/580f300cf911ab4876f7635c.jpg" title="图为长征四号丙火箭飞行留下的轨迹。 汪江波 摄" /><input id="e6cb281a495a47078695752bf0962541" name="e6cb281a495a47078695752bf0962541" type="hidden" /> 图为长征四号丙火箭飞行留下的轨迹。 汪江波 摄 <p>  看点一:发射次数有望首破40次</p> <p>  近年来,中国航天迈入高密度发射阶段,年发射次数稳定在30次以上。其中,2018年、2019年分别以39次、34次连续2年位居全球各国发射次数榜首;2020年则以39次发射屈居亚军,仅次于美国。</p> <p>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李洪指出,2021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射有望首次突破40次,再创新高。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执行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多颗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业务卫星发射等宇航任务。</p> <p>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以下简称一院)运载火箭专家姜杰表示,在2021年发射任务中,一院研制的火箭预计将发射30余次,约占全年发射次数75%。长三甲系列火箭预计将执行10余次发射任务,占全年发射次数近四分之一,该系列火箭依然是2021年高密度发射的主力。</p> <p>  据介绍,长三甲系列火箭这10余次任务中涵盖了通讯、遥感等多种类型的卫星发射。“自2018年起,长三甲系列火箭年发射次数均超过10次,今年任务比较集中,下半年预计平均半月一次发射。”姜杰说。</p> <img alt="图为长征五号遥五火箭垂直转运。骆云飞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07/40912a2d2c91defa3d5d6036.jpg" title="图为长征五号遥五火箭垂直转运。骆云飞 摄" /><input id="eee46a3c23e44181a08320bfe3e04841" name="eee46a3c23e44181a08320bfe3e04841" type="hidden" /> 图为长征五号遥五火箭垂直转运。骆云飞 摄 <p>  看点二:多型火箭共建空间站</p> <p>  今年40余次发射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由多型长征系列火箭联手共同开启的空间站建设任务,这在中国航天历史上还是首次出现多型长征火箭执行同一任务的情况。</p> <p>  具体来说,即长征五号B火箭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长征七号火箭将发射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二号F火箭将通过发射神舟载人飞船送航天员入空间站。按照中国空间站建设规划,3型火箭将在今明两年完成11次任务,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期间,中国还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p> <p>  2021年至2023年,长征二号F火箭预计完成7次发射任务。姜杰透露,为保证航天员的安全,长征二号F火箭将执行应急值班,可在第一时间执行空间站应急救援任务。研制人员对该型火箭的逃逸系统进行了适应性改进,火箭飞行可靠性也由原来的0.97提升至0.98。</p> <p>  看点三:新老火箭联袂“出战”</p> <p>  火箭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十三五”期间,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等多型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并相继承担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p> <img alt="资料图为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骆云飞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07/5887eba9c956c46722108f66.jpg" title="资料图为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骆云飞 摄" /><input id="69ba123ac7be4f03987767d471a9174c" name="69ba123ac7be4f03987767d471a9174c" type="hidden" /> 资料图为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骆云飞 摄 <p>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新老火箭依然颇具看点。有“金牌火箭”美誉的长征二号丙火箭新构型运载能力将实现翻倍。李洪表示,搭配远征一号S上面级,长征二号丙火箭的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将从1.2吨提升至2吨左右。</p> <p>  长征十一号火箭将再次出征,实现海上发射常态化。李洪透露,今年长征十一号火箭计划执行4-5次发射任务,包括1次陆上发射,3-4次海上发射。此外,长征十一号甲火箭将投入研制,计划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完成研制工作,并投放市场。</p> <p>  除长征系列火箭以外,一院研制的商业火箭也传来好消息。面向微小卫星发射需要而研制的商用固体运载火箭“捷龙一号”遥二火箭已准备就绪,预计今年7月份执行商业发射任务。“捷龙系列中箭体直径最大、运载能力最强大的‘捷龙三号’于2020年12月完成立项,预计2022年上半年采用海上热发射方式执行首次发射试验任务。”李洪说。</p> <p>  面向未来,“十四五”期间中国还将持续推进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突破现有火箭的箭体尺寸以及发动机推力,从而支撑后续更远距离的深空探测。(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