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rong>(两会速递)马一德: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四梁八柱”已牢牢架起</strong></p>
<p>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李京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管学院教授马一德8日在“代表通道”上谈及知识产权保护时说,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已经构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四梁八柱”已经牢牢架起。</p>
<p> 当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当被问及近年来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尤其是法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时,马一德称,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这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当前,自主创新、科技自强自立,已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变量。</p>
<img alt="3月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图为全国人大代表马一德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08/ba1d690d3d1dacc9ccd85b1d.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3月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图为全国人大代表马一德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
3月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图为全国人大代表马一德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p> 中国已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马一德认为,保护知识产权,要加大提升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化。他说,作为从业者,很高兴地看到,继中国改革开放初确立知识产权制度,再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了适应国际规则进行修法后,近两年中国又根据发展和实际需求调整法律,进行了系统修法和升级。</p>
<p> “可以说,中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已经构建,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四梁八柱’已经牢牢架起。”马一德说。</p>
<p> 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后,马一德也深度参与了相关法律制定,在修法过程中他深深地感到,从立法的调研到草案的起草,到征求意见,再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每一个过程都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要求。</p>
<p> 他表示,中国知识产权领域这次系统修法,将向世界展示中国在高质量开放中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决心,同时也向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展示中国知识产权取得的成就及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法治遵循。(完)</p><!--画中画广告start--><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08/f46f33e18ecb9b5a3c3226a1.jpg" width="336" height="280"/>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