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产氚实验包层项目在成都启动-上海群星职业技术学校

   日期:2021-03-18 15:07:54     作者:wangxiao    浏览:4    
核心提示:中新网成都3月15日电(记者刘忠俊)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15日迎来新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系统(HCCBTBS)首个项目在四川成都启动,
<p>  中新网成都3月15日电 (记者 刘忠俊)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15日迎来新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系统(HCCBTBS)首个项目在四川成都启动,这标志着中国在ITER上开展产氚技术测试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人类离实现聚变清洁能源梦想又近了一步。</p> <p>  据了解,此次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下称:“核西物院”)牵头完成前期预研设计工作,正式接棒国家赋予的工程设计和系统研发测试任务。产氚包层是未来聚变堆实现氚自持和发电的核心部件,产氚技术是未来聚变堆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p> <img alt="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氢同位素气体驱动渗透系统实验。 刘忠俊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18/1a7e897260b320f9edbb0ad1.jpg" title="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氢同位素气体驱动渗透系统实验。 刘忠俊 摄" /> 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氢同位素气体驱动渗透系统实验。 刘忠俊 摄 <p>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实验包层计划的目的是在ITER上提供真实聚变堆环境下开展产氚包层技术验证,是ITER的三大工程目标之一。该系统是中国参与ITER计划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自主掌握产氚包层技术并发展未来商用聚变堆的关键一环。</p> <p>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由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执行中心组织,核西物院作为该系统技术牵头单位,与各参与单位一起经过10多年设计与研发,攻克低活化钢、功能材料和关键部件制造工艺难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验证了中方ITER实验包层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培养了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科研团队。同时,为保证该项目和合同顺利启动和执行,核西物院建立了符合ITER要求的核安全和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了详细项目实施方案。</p> <img alt="签约仪式现场。 刘忠俊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18/f4bafc846477a05a8227ff79.jpg" title="签约仪式现场。 刘忠俊 摄" /> 签约仪式现场。 刘忠俊 摄 <p>  随着合同的签署和启动将进一步推进项目系统集成和实验包层的设计与研发工作,为未来制造、交付和在ITER装置上测试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中国自2003年参与ITER活动以来,积极参与ITER实验包层计划,提出和发展了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概念,并争取在ITER上进行测试。2014年,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代表中国与ITER组织签署了中国氦冷固态实验包层协议,承诺中国将自主设计和制造HCCBTBS,并在ITER上进行实验测试。</p> <img alt="启动会现场交流讨论。 刘忠俊 摄"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18/58079020f15142464af09265.jpg" title="启动会现场交流讨论。 刘忠俊 摄" /> 启动会现场交流讨论。 刘忠俊 摄 <p>  据悉,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该系统的设计、工艺研发与部件测试方面都实现了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设计阶段工作也走在ITER实验包层计划各参与方前列。(完)</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