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党始终想着咱农民”-玉铁铁路

   日期:2021-03-18 15:14:30     作者:wangxiao    浏览:3    
核心提示:“党始终想着咱农民”(亲历者说)78岁的严金昌,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这位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在自家的“金昌食府”里每天忙前忙后,抽空还给客人们讲述当年大包干的故事……
<p>  <strong>“党始终想着咱农民”(亲历者说)</strong></p><p>  78岁的严金昌,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这位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在自家的“金昌食府”里每天忙前忙后,抽空还给客人们讲述当年大包干的故事……</p><p>  “1976年,小岗村111口人每人每天只有六两三钱的口粮,一个壮劳力辛苦一个月还赚不到3块钱。”严金昌说,那时候,凤阳“十年九荒”,自己小时候曾跟着父母去讨饭,“那时候想,这种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儿啊!”</p><p>  1978年底的一个晚上,严金昌和村里17户村民在严立华家签订了“大包干契约”,犹如平地惊雷,改变了小岗村人的生活。<!--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1979年下半年,庄稼长得特别好,村里大丰收,我们干一年够吃5年的。”老严有些激动地说,秋收后,他家里堆满了稻谷、花生、山芋。交足公粮后,还剩下几大堆。他将山芋都切开,晒成山芋干。</p><p>  让严金昌心里感到踏实的是大包干得到了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p><p>  包产到户后,严金昌家的日子有了很大改善。1982年,他买了一辆小四轮和一台收割机。小四轮可以跑运输赚钱,收割机除了帮自家收割庄稼外,还可以租给别人用。第二年,他就搬出了茅草房,住进了砖瓦结构的新平房。</p><p>  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严金昌又成为小岗村第一个拿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人。</p><p>  “以前把土地分到户是为了吃饱饭,现在把土地流转出去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党始终想着咱农民!”严金昌说,他把家里的7亩土地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了出去,并以土地承包权为抵押,从银行贷款10万元,用于“金昌食府”的扩大经营。</p><p>  这几年“金昌食府”的生意越来越好,年收入已近20万元。更让严金昌高兴的是,他的几个儿子都在村里开了饭店或超市,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家家都住小洋楼,这日子过得舒心!”严金昌乐呵呵地说。</p> <p>  本报记者 韩俊杰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