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乡村建设,下好规划先手棋-拉开了序幕

   日期:2021-03-19 10:31:11     作者:wangxiao    浏览:6    
核心提示:乡村建设,下好规划先手棋(现场评论)农区有农区的美,牧区有牧区的好,关键是如何发挥各地农村发展的特色优势,补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山峦连绵起伏,梯田层层叠叠,民居炊烟袅袅,
<p>  <strong>乡村建设,下好规划先手棋(现场评论)</strong></p><p>  农区有农区的美,牧区有牧区的好,关键是如何发挥各地农村发展的特色优势,补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p><p>  山峦连绵起伏,梯田层层叠叠,民居炊烟袅袅,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卡阳这个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的高原小山村风景如画。在脱贫攻坚战中,卡阳村凭借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发展乡村旅游,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卡阳村的蜕变,成为青海省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p><p>  农村不仅是农民群众日常居住生活的空间场所,也寄托着现代文明的乡愁,许多地方还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要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我们要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在此过程中,科学规划的作用不可低估。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只有让规划走在建设前头,才能彰显各地特色,激发乡村潜力,让广袤乡野富起来、美起来。<!--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农区有农区的美,牧区有牧区的好,关键是如何发挥各地农村发展的特色优势,补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2014年以来,青海省以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保护乡村风貌。截至2020年底,全省5个村庄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3个村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黄南藏族自治州成功列为国家第一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传统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幅幅乡村美景正在高原大地上徐徐展开。</p><p>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青海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据村庄自然禀赋和建设实际,分类型标准化高质量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这既是经验,也是方向。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角度而言,乡村建设规划应与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提升、建筑改造方案、文化特色景观等结合起来,并将产业发展规划、村庄空间布局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内。规划应当在立足当前的同时考虑长远,避免盲目的照抄照搬,减少不必要的大拆大建,杜绝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p><p>  乡村建设规划也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特别是村民与专家的想法。通过深入走访,可以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和村庄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有助于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乡村建设规划还要多听取专家意见,在发掘当地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经验,优化乡村结构功能布局,为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产业、改善乡村环境提供更多可能。此外,还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乡村建设规划的全过程,特别是对湿地、河流、森林、水源地等重点区域,要在规划中加强保护。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补齐短板,兼顾好“面子”与“里子”,让乡村从里到外都美起来。</p><p>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下好科学规划的先手棋,统筹利用各种资源,提升综合效益,乡村建设行动定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绘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画卷。</p><p>  (作者为本报青海分社记者)</p> <p>  贾丰丰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