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来华佗故里,看百年梨园的妙“守”回春-曹曦月多大

   日期:2021-03-24 00:11:13     作者:wangxiao    浏览:3    
核心提示:来华佗故里,看百年梨园的妙“守”回春新华社合肥3月23日电(记者姜刚、曹力)安徽亳州,古有名医华佗妙手回春,今有百年苏赵梨园“起死回生”。花开如雪,满园飘香。进入3月下旬,位于
<p>  来华佗故里,看百年梨园的妙“守”回春</p> <p>  新华社合肥3月23日电(记者姜刚、曹力)安徽亳州,古有名医华佗妙手回春,今有百年苏赵梨园“起死回生”。</p> <p>  花开如雪,满园飘香。进入3月下旬,位于亳州市谯城区龙扬镇周刘村的百年苏赵梨园内,两万多棵古老梨树、新栽梨树渐次开花,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赏花,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靓丽风景。</p> <p>  周刘村因盛产苏赵梨而闻名,村内的古老梨树有1500多棵,树龄最大的达360年。正在梨园内忙活的周刘村村民赵洪艳告诉记者,眼看着这几年梨园焕发了生机,他打心眼里高兴,可在六年前,这些梨树面临着消亡的风险。<!--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那时候,村里的年轻人不少都外出务工了,梨园疏于管理,经常有病虫害,梨树基本上不结梨子了,即使结梨子,个头也小,只能自己吃,根本卖不掉。”73岁的赵洪艳回忆说,有的村民甚至把梨树枝都砍掉了,“再不保护,这些古老梨树就要毁在我们手里了。”</p> <p>  转机发生在2015年。那一年,外出经商的王亮返乡创业,在区镇两级政府的指导下,流转经营着百年梨园。随后,他专门注册了一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村民们一道守护着这片梨园。</p> <p>  管理精细化,是“守”好梨园的关键。“我们从北京、安徽等地请来梨树技术专家,给古老梨树‘看病’‘会诊’,一年四季开‘药方’,一定要让梨树重现昔日的辉煌。”王亮说。</p> <p>  有着30多年种梨经历的杜爱玉,是百年梨园的技术专家。</p> <p>  这几天,梨园迎来梨花授粉、防治虫害等关键期。“授粉之前,要打一次防虫的药”“授粉时间要控制在两天内,否则影响坐果率”……杜爱玉将自己的种梨“土办法”,分享给梨园的工人们。</p> <p>  在做好管理的同时,王亮还适度扩大种植规模,一方面,保护好古老梨树,不砍一棵树;另一方面,种植约两万棵新梨树。此外,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梨园工人们通过嫁接新品种,提升梨子的产量和品质。</p> <p>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老梨树,当地政府牵头给它们办了“身份证”。</p> <p>  记者走访看到,这些古老梨树的身上都挂了牌子,上面写着树龄、管理责任单位等信息,每棵树都有一个编号。</p> <p>  “我们给这些梨树办了‘身份证’,鉴定了树龄,可以更好地保护梨树,同时也给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做准备。”龙扬镇镇长蒋子祥说,目前,苏赵梨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p> <p>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来的辛苦付出,百年梨园的梨子产量和品质得到双提升,其中,产量已从2016年的一万斤增加到2020年的20多万斤。</p> <p>  2019年以来,王亮还探索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制作不同规格的梨膏产品,通过线上销售,产品受到北京、山东等地消费者青睐。</p> <p>  百年梨园迎来发展的春天,也带动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农忙高峰期,梨园工人超过50人。“我把家里的一亩地流转给了梨园,年租金超过900元。”周刘村脱贫户谢金芝说,自己来梨园上班,一天还能拿到约50元工资。</p> <p>  “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我们的干劲更足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耕绿色种植、深加工等,全力‘守’好这片梨园,把苏赵梨的品牌擦得更亮,更好地带动村民们增收致富。”王亮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