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数字赋能古城建设:洛阳积极挖掘文化资源、培育新业态-私人庄园

   日期:2021-03-24 14:50:47     作者:wangxiao    浏览:4    
核心提示:洛阳挖掘文化资源、培育新型业态——数字赋能古城建设“努力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是时代赋予洛阳的新使命。”去年11月,在河南洛阳举办的“一带一路”数贸发展与国际合作论坛上,专家们
<p>  <strong>洛阳挖掘文化资源、培育新型业态——<br /></strong></p> <p>  <strong>数字赋能古城建设</strong></p> <p>  “努力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是时代赋予洛阳的新使命。”去年11月,在河南洛阳举办的“一带一路”数贸发展与国际合作论坛上,专家们提出,互联网使联通更便捷,洛阳应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做好文化价值挖掘和文化内涵衍生,以洛阳老城为基点,打造世界文明交流的网络平台。</p> <p>  <strong>跨境电商促发展</strong><!--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2019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包括洛阳在内的24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洛阳跨境电商产业和全市外向型经济加速发展。截至2019年底,“洛阳制造”已出口到61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洛阳市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47.5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5.6%。</p> <p>  2020年5月,河南自贸试验区首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融资业务落地洛阳,让企业外汇业务可以“网上办”“线上办”,助力企业复工复产;7月,河南省政府审议通过《中国(洛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洛阳市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业务启动,进一步助力洛阳跨境电子商务和制造业融合发展。</p> <p>  “跨境电商综试区是洛阳对外开放的一块金字招牌,不仅有助于培育洛阳外贸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也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洛阳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p> <p>  <strong>智慧老城育新机</strong></p> <p>  如今,洛阳这座千年古都迎来“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崛起战略叠加的历史新机遇。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是河南赋予洛阳的新定位。</p> <p>  洛阳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消费正在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洛阳老城区委书记牛刚介绍,近年来,老城区积极融入洛阳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一方面立足保护传承,营造“记住历史、留住乡愁”的文化氛围,高品质建设洛邑古城;另一方面注重文旅融合,大力推进“旅游+演艺+文创+会展+大数据”,采用5G、大数据、物联网、VR等技术,优化非遗展示、民宿体验、文化创意、研学旅行等发展体系,加快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品牌、新模式。</p> <p>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志勤表示,期待数字经济助力洛阳城市建设。洛阳市老城区加快构建智慧老城,目前正在建设智慧综合指挥中心全程电子化自助服务区,可以实现全程网络投递材料,最快两小时内即可完成营业执照打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等业务;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模式的推广,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进一步释放“数字红利”,增强市民的获得感。</p> <p>  <strong>释放文化新动能</strong></p> <p>  2020年11月,文旅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促进文化数据资源融通融合,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p> <p>  洛阳推动“互联网+智慧旅游”,在2020年牡丹文化节上,龙门石窟景区首次推出“数字龙门”,借助VR技术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畅游景区。当前,“数字隋唐洛阳城”“数字大运河”等一批数字化景区正在建设中。2020年12月,在第九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国观测点年会上,洛阳获得“最佳文物活化和智慧旅游案例奖”。</p> <p>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说:“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必然走向创意产业,而创意产业迈向更高阶段需要在新条件下实现统筹、协调、系统性变革和跨界融合。”</p> <p>  2020年,洛阳老城区打造“古都夜八点 古都新生活”旅游品牌,引领洛阳夜经济模式,打造集文、游、玩、食、宿、购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旅游智慧园区,成为洛阳热门打卡地。洛邑古城同步完善大数据旅游管理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流量、商户运营、公共服务、咨询投诉等旅游综合信息,促进园区健康有序发展。</p> <p>  如今,洛阳正在建设“一带一路”文化数贸港,借力“互联网+智慧旅游”,推进“科技+文化+旅游”有机融合,打造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拥抱数字经济的文化贸易平台。</p> <p>  本报记者 刘书文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