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和人民在一起丨三言三明-泥金

   日期:2021-03-25 09:55:26     作者:wangxiao    浏览:6    
核心提示: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百姓的日常生活,一直是习近平牵挂的大事儿。3月23日,正在福建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明沙县。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聊民生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5/d13e432fd56da860fa41aafd.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百姓的日常生活,一直是习近平牵挂的大事儿。</p> <p>  3月23日,正在福建省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明沙县。</p> <p>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聊民生、谋发展,为三明改革发展指引方向、明确路径。</p> <p>  时光流逝,情怀依旧。通过习近平与三明的三个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5/df6b5db73c6c09c7744a829c.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一日三餐,是充满烟火气的平常事,也是“民以食为天”的大事。</p> <p>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沙县许多人开始到全国各地闯荡,开设小吃门店。在当时,中国正兴起“下海”和“打工”浪潮,城市流动人口暴涨,衍生出吃饭、住宿和出行的需求。</p> <p>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p> <p>  1999年3月,习近平在沙县考察时提出,“沙县小吃业的成功之处在于定位准确,填补了低消费的空白,薄利多销,闯出一条路子,现在应当认真进行总结,加强研究和培训,深入挖掘小吃业的拓展空间。”2000年8月,他又继续为沙县小吃发展支招,“要加强以沙县小吃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p> <p>  △微视频丨沙县小吃筑就大产业</p> <p>  20多年来,习近平始终牵挂沙县小吃的发展。</p> <p>  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对沙县小吃的发展寄予了更大的期望——</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5/d0dcd2a820b0577826ac2a2d.jpg" /></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5/8c7ca3af44ab911b258a10dc.jpg" /></p> <p>  少生病、生病少花钱,是百姓的心愿。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存在。医改是一项世界性难题。</p> <p>  2012年初,地处福建中部山区的老工业基地三明市,以“百姓可以接受、财政可以承担、基金可以运行、医院可以持续”为目标,以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为突破口,全面统筹推进公立医院分配机制、补偿机制等方面一系列综合改革。</p> <p>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央深改委会议上充分肯定三明医改探索,“三明医改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要注意推广”。</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5/e92a2d277aef6e94939934d8.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福建三明市医保中心驻沙县总医院医保服务站</p> <p>  如今的三明医改已进入新阶段,通过打破多方壁垒,三明整合设立了“总医院”医联体模式,初步实现“治已病”与“治未病”并重,牵住了医保打包支付这个“牛鼻子”。</p> <p>  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实地了解医改惠民情况。</p> <p>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的幸福生活,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健康。健康是1,其它的都是后边的0,1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总书记的一席话,引发网友的共鸣。</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5/0754a48a56c7991bc843fcbe.jpg" /></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5/9b10845848b9c39bbe105460.jpg" /></p> <p>  自古以来,福建人靠山吃山,有山有林的地方都很富庶,山林也被誉为“绿色的金库”。</p> <p>  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制于旧有林业政策僵化、山林产权不清晰,福建很多地方反而变成了“靠山不能吃山”。</p> <p>  端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这让老百姓怎么办呢?</p> <p>  1996年5月26日,习近平到沙县调研时指出:“要考虑林业产业化问题,既然沙县是林业大县,除了要一个林业生态效益外,还应该要林业的经济效益,真正把林业当成产业来办。我省是全国的林业大省,林业也是我省的支柱,这个文章大家要共同来做好。”</p> <p>  习近平说,“福建林业曾经辉煌过,随着形势的变化,各种矛盾的积累越来越多。如果不改革,总有一天矛盾会大爆发,必须首先在林业经营体制上动手术。我们干林业,不能只见林不见人,林是人造出来的,首先要研究造林的人对林子的利益关联度和关注程度,千方百计调动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这是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5/f4e8e4bf78f271c57a9caff9.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2020年6月30日,福建三明绿意盎然的小山村。</p> <p>  2003年,三明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分山到户率达99.2%,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基本上每家农户都拿到了《林权证》。随着林改的不断深化,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收益。</p> <p>  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对沙县这些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积极探索,习近平表示肯定。他指出,我们推进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对重大改革要坚持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5/425f926731ccc5464d318c5d.jpg" /></p> <p>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p> <p>  制片人丨兴来 吴璇</p> <p>  主编丨宁黎黎</p> <p>  编辑丨程昱</p> <p>  编导丨程昱 韩旭</p> <p>  剪辑丨韩旭</p> <p>  视觉丨江雨航</p> <p>  校对丨杨彩云</p> <p>  鸣谢丨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沙县融媒体中心</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标签: 云南票务网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