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近日,服装企业H&M早前发布的一则有关中国新疆棉花的声明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巨大争议。</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7/d591dc5e988bf5e4e31e4b84.png" alt="" /></p><p> 被H&M在声明中拿来当做“权威”的BCI ,自己却在有关新疆棉花的问题上反复“打脸”。</p><p> 带头抵制新疆棉花的BCI到底是谁?为什么盯上了新疆棉花?</p><p> BCI是谁?</p><p> BCI全称为 “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 Cotton Initiative),是2009年成立于瑞士日内瓦的一家全球性非盈利的国际性会员组织。</p><p> 这个组织的初衷是希望农民能学会有效用水、保护环境、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提倡“体面劳动”等。</p><p> 截至2020年5月初,BCI全球会员数已达到1953家。其中不乏国际知名一流品牌。</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7/72de56ef16825600623ea5ee.png" alt="" /></p><p class="pictext" align="center">作为棉花产业中的NGO(非政府组织) ,BCI的实际工作更像是认证机构。</p><p> 随着与之合作的品牌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是否可以拿到BCI的 “认可牌照”,会直接影响服装企业在国际上的销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此次BCI带头对新疆棉花进行攻击,会引发众多国际服装品牌的“跟风”。</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7/98fc9fd4deac86a5e8df18c8.png" alt="" /></p><p> 但实际上, BCI既不控制产能,也不掌握技术,更不接触市场,为什么依旧可以在棉花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又为何要对新疆棉花“泼脏水”?</p><p>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BCI已经从原本的非盈利组织,变成了谋求盈利的组织,而BCI背后的“金主”之一正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p><p> 谁给了BCI“勇气”?</p><p> 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一家自称为贯彻美国外交政策支援非军事项目的独立机构。</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7/2ac4673f43b0daca312ed4eb.png" alt="" /></p><p> 2016年,BCI收到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100 万美元的资金资助。按BCI 自己的说法,这笔资助极大的推进了他们后面三年的增长。</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7/694eb216d6fcce6522723788.png" alt="" /></p><p class="pictext" align="center">△截图来自《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对外民主渗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p><p> 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曾指出,USAID是美国实施对外民主渗透的最主要机构,他们擅长通过资助非政府组织(如BCI),进入目标国家的政治进程。</p><p> 有网友调侃,接受USAID资助的BCI要的不再是可持续发展,而是可持续收钱。</p><p> 新疆棉花背后的“暗流涌动”</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7/18c25f3f545ce628e371360b.png" alt="" /></p><p class="pictext"> △路透社报道截图</p><p> 早在2020年9月,特朗普政府就曾以所谓“强制劳动”为借口,禁止进口所有来自新疆的棉花、番茄产品。</p><p> 在拜登政府上任后的1月14日,更是变本加厉扩大制裁覆盖面到全新疆的所有棉花和番茄。</p><p> 于是,有不少网友提出疑问,为什么攻击的对象是新疆的棉花,而不是哈密瓜?大盘鸡?</p><p>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在棉花领域的发展正在威胁美国的国际定价权。而新疆棉花又是中国棉花生产的主力军,因此成为被攻击的对象。</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7/0ba355c5b77fdad6844cad5c.png" alt="" /></p><p> 在2020/2021年度,我国棉花产量约595万吨,其中新疆棉花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全世界的20%。据新华视点报道,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棉花生产国。</p><p> 想利用作为“工具人”的BCI的认证切断新疆棉花用于出口外贸服装的渠道,从根本上还是想用人权来打利益战。</p><p> 但西方社会没想到,中国人不吃这一套!</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7/a3b0faa056d870ad16563e61.png" alt="" /></p><p> 就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5日例行记者会上所说,现在的中国老百姓不允许一些外国人一边吃着中国的饭,一边砸着中国的碗。有关新疆地区“强迫劳动”的指责,完全是个别反华势力炮制的恶意谎言,目的是抹黑中国形象,破坏新疆安全稳定,阻碍中国的发展。</p><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1/03/27/0c6587d78b122e931858d44f.png" alt="" /></p><p> 难怪有网友评论:什么人权问题,都是借口!不论是企业、机构还是国家,永远都没有颠倒黑白的资本。</p><!--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