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三座无名红军墓,山村瑶胞接力守护了87年-蒙永山

   日期:2021-04-02 20:20:38     作者:wangxiao    浏览:7    
核心提示:新华社长沙4月2日电题:三座无名红军墓,山村瑶胞接力守护了87年新华社记者谢樱“安息吧,红军战士!”清明节将近,在湖南省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程义家村,10多名村民自发来到村边的古
<p>  新华社长沙4月2日电 题:三座无名红军墓,山村瑶胞接力守护了87年</p> <p>  新华社记者谢樱</p> <p>  “安息吧,红军战士!”清明节将近,在湖南省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程义家村,10多名村民自发来到村边的古银杏树下忙活:“今年堆土、围墓,明年立碑、修缮墓园……”</p> <p>  “每年清明节,村民都自发来清除杂草、烧香祭拜。”64岁的村民义明舜介绍,村中老银杏树下掩埋着3名红军烈士,87年过去了,村民代代相传守护着这块“红色墓地”。<!--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程义家,是个山区瑶族村落,住有90户人家。从村口看得到的三座山峰及周围地区,便是当年红军三峰山激战地。如今时隔几代人,提起红军三峰山这场战斗,村里人无不知晓。</p> <p>  这场战斗惨烈,许多红军战士壮烈牺牲,由山上散居瑶民就地安葬,轻重伤员转移到程义家村。由于当时缺医少药、医疗设备简陋,3名红军伤员没能挺过第二天。部队接到上级紧急转移命令,村民只能将牺牲的3名红军战士掩埋在村边的银杏树下。由于安葬匆忙,来不及立碑。</p> <p>  虽然红军在程义家村的时间不长,但给村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村民们代代相传,当年红军处境很艰难,入冬了,红军战士身上穿着两件单衣,鞋子都是破的,有的甚至穿草鞋,但战斗意志极为坚强。红军纪律严明,战士们都自觉遵守。在村里,从不拿老百姓的东西,哪怕喝一口水也是礼貌讨要。”义明舜说。</p> <p>  红军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那时,红军三峰山战斗指挥部设在程义家村,村民把祠堂和一栋书房让给红军居住。后续部队又进驻不少红军官兵,村民便把房间腾出来,地上铺上干稻草让给红军官兵们睡觉。战斗即将打响,村民赶紧制作担架,有的还自告奋勇上山带路当向导,家家无闲人。</p> <p>  “这是红军墓地,不能乱动”观念在村民心中深深扎根,周春芝老人(1910年—2012年)保护墓地的故事也被村民铭记、缅怀。周春芝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入党,在村里声望很高。周春芝总是提醒村里人“哪怕杀头也要保护这块红军墓地”。</p> <p>  红军走后,常有地方民团进村杀人放火抢东西,周春芝则每天冒着生命危险看护红军墓,白天在墓地周边转悠,防止有人乱铲乱挖。每到清明节,周春芝约上几名村民,趁着夜幕,悄悄来到红军墓前祭拜……由于村民不敢给红军墓添土,几年后,红军墓慢慢降为平地。但不论过多久,古银杏树下的三座红军墓就是老百姓永久的惦念。</p> <p>  村民不知道这3名红军姓甚名谁,但村民们认为“红军就是老百姓的部队”,“3名烈士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在村里,人人都是守护红军墓地的传承人。“尽管墓地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但子子孙孙都不在这里建房,不开荒种地。”89岁的村民蒋明荣说。</p> <p>  在这个藏在深山的小山村,如今朴实的瑶乡村民已经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爷辈、父辈们的初衷,红军三峰山的战斗精神,已根深蒂固地扎在村民心中:“没有前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的美好生活。”</p> <p>  讲述红军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仍在持续。2017年12月,江永县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在千家峒瑶族乡修建了红色文化展馆,已成为江永县国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2020年,由程义家村筹资300万元修建的红军纪念碑一期工程已完工,红军烈士墓正在修缮。通往战场遗址道路畅通,已纳入今年江永县重点项目申报审批。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