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一排家族墓碑背后的伟大牺牲——清明之际追寻“拔哥”的故事-中影数字院线

   日期:2021-04-04 10:25:23     作者:wangxiao    浏览:5    
核心提示:新华社南宁4月4日电题:一排家族墓碑背后的伟大牺牲——清明之际追寻“拔哥”的故事新华社记者黄浩铭、黄凯莹4月初的桂西北山区,细雨薄雾,山峰碧翠。韦拔群故居两旁松柏肃立,前方不远
<p>  新华社南宁4月4日电 题:一排家族墓碑背后的伟大牺牲——清明之际追寻“拔哥”的故事</p> <p>  新华社记者黄浩铭、黄凯莹</p> <p>  4月初的桂西北山区,细雨薄雾,山峰碧翠。韦拔群故居两旁松柏肃立,前方不远处伫立着一排牺牲亲人的墓碑。这位被称为“拔哥”的中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为了革命,家中17位亲人惨遭反动派杀害,他本人也于1932年牺牲在家乡附近的一个山洞里。</p> <p>  韦拔群故居所在地位于广西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东里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周亚峰说:“这段时间每天都有许多干部群众来到这里参观,停车场里经常停满车。”<!--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记载着韦拔群事迹的纪念碑旁,整齐摆放着群众献上的一束束鲜花,寄托对革命烈士的追思。绿水青山的映衬下,半山腰上的故居犹如一座巨大的丰碑,诉说那段惊心动魄、英勇悲壮的历史。</p> <p>  韦拔群于1894年出生在东兰武篆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他上过培养反动旧法官的法政学堂,参加过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后来加入进步组织“改造广西同志会”,开始了真正的革命生涯,回到家乡东兰开展反抗剥削压迫、推翻封建统治的农民武装斗争。</p> <p>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里培育的革命火种撒向右江大地,渐成燎原之势,为百色起义的胜利举行、红七军的建立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打下了坚实基础。1926年冬,韦拔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 <p>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发动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1932年10月19日凌晨,韦拔群被叛徒杀害,时年38岁。</p> <p>  沿着石板铺就的小路盘山而上,记者来到韦拔群牺牲地——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香刷洞。</p> <p>  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员教育中心主任韦宇蔚说,韦拔群代表的不仅是“韦拔群”3个字,更是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念。</p> <p>  伴随着导游的讲解,游客们在“拔哥”故里追寻他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韦拔群先后把3个儿子的名字取名为‘韦革命’‘韦坚持’‘韦到底’,表示革命决心,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游客何钟铭说。</p> <p>  韦拔群故居门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为农民谋利益”。时隔近百年,“拔哥”的故事仍在传颂,“韦拔群精神”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生生不息。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