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看,倔强这样战胜绝望!-熊猫之都

   日期:2021-04-10 22:25:11     浏览:1    

  看,倔强这样战胜绝望!

沙沙沙,无尽的沙。

  风风风,奔跑的沙。

  亘古万年,风沙不止。

  农田、房屋、城郭,

  淹没在漫漫黄沙下。

  千百年来,悲伤的民谣口口相传,

  “一天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再来补!”

  专家警告人类欲对沙漠大规模治理几无可能……

  这是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2020年9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沙乡即家乡,退无可退,避无可避。

  “向沙漠进军”,

  一场把沙漠由黄色变成绿色的战斗打响。

  一棵苗,被倔强的手植入黄沙,

  一颗果,被不甘的人塞进“青色戈壁”,

  失败、失败、再失败,

  枯死、枯死、再枯死,

  布满老茧的双手和满是泥泞的双脚,

  见证中国治沙的坚韧与不屈。

  这是内蒙古达拉特旗官井村的一处林场(4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晟 摄

  数十年,数代人,

  你佝偻了腰,他白了头,

  你吃饱了沙,他喊哑了嗓,

  一株株树苗在黄沙中扎根,

  一颗颗果在砂石上长大。

  每一片消失的荒漠、每一处新生的绿洲背后,

  有多少英雄史诗,多少壮士悲歌。

  中国人用不屈不挠的精神,

  用强大的科技支撑,

  用与沙和谐相处的智慧,

  在沙漠创造一个个绿色奇迹。

  人们在距离新疆且末县城不远处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内植树(3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高晗 摄

  沧海桑田,沙乡渐成“美丽家园”,

  曾经的贫穷和绝望渐远,

  多少人的命运发生改变。

  人类不只要治沙斗沙,还得养沙和护沙,

  当人类学会与沙漠和谐共生,

  它将不再单调,

  或许会变成美丽的五颜六色。

点击链接,阅读详版:

  中国沙漠的绿色从哪里来?

  文字记者:张丽娜 熊聪茹 安路蒙 李志浩 高晗

  视频记者:宿传义 高晗 张晟 恩浩 李冰清 吴斯洋 唐铁富 董千齐 何强 王剑英 郝晓江 邹健波

  海报编辑:陈凯茵 设计:姜子涵

  新媒体编辑:王宇轩 孟洁

  卫星画面来源:Sentinel-2、Landsat-8、Worldview系列卫星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瞭望数据媒体实验室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