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毛泽东亲自为他起草挽联-四川大凉山彝族

   日期:2021-04-11 19:55:02     浏览:1    

  毛泽东亲自为他起草挽联

  “儿何尝不想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凤翠娘家父母双亡,望大人善待儿媳,见凤翠如见儿一般。”

  这是1927年6月北伐军第四军25师74团参谋长、共产党员王尔琢写给父母的信。信中提到的凤翠,是他的妻子郑凤翠。

  王尔琢和郑凤翠都是湖南省石门县官桥村人,两人青梅竹马。1923年10月,王尔琢与郑凤翠正式完婚。婚后仅仅三个月,王尔琢得知广州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毅然辞别新婚妻子,前去报考。

  谁知这一走,竟成为这对恩爱夫妻的永诀。

  在离家的三年多里,王尔琢不仅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还在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培养下,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他战功赫赫。

  北伐军攻克武昌后,牵挂妻子和从未谋面的女儿的王尔琢写信让母女俩到武汉团聚。没想到,还没等到一家团聚,就发生了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全国革命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王尔琢成了被通缉的“中共要犯”,不得不紧急离开武汉。

  1927年6月的一天,在武汉的一处街巷里,郑凤翠带着她3岁的女儿桂芳,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丈夫王尔琢为她们租好的住处,但是屋内却空无一人。

  母女俩空等了十多日,也没有等来亲人,只得给丈夫留下一封信遗憾返乡。三岁的小桂芳出生后还未见过父亲,父女俩一生中唯一的见面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等到王尔琢再回到武汉时,才发现妻子和孩子已经回了老家。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胡振荣:其实相差只有几天,就在这个时候,王尔琢对妻儿非常愧疚,就提笔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托孤书”。

  王尔琢从武汉赶赴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历任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和红四军参谋长,成为工农红军最年轻的军参谋长。

  1928年8月25日,王尔琢在江西省崇义县思顺圩追劝叛徒时,不幸英勇牺牲,年仅25岁。

  在王尔琢烈士追悼会上,毛泽东亲自起草了传世挽联:“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王尔琢牺牲后,郑凤翠独自抚养女儿,可这唯一的女儿二十岁时带着终生没有见过父亲的遗憾因病不治。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官网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