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守住“最后一米”,结好防疫闭环——上海社区干部防疫印象-外来入侵者

   日期:2020-03-20 17:01:09     作者:wangxiao    浏览:13    
核心提示:新华社上海3月20日电题:守住“最后一米”,结好防疫闭环——上海社区干部防疫印象新华社记者吴振东、郭敬丹、王默玲“好的,我知道了,我会遵守,谢谢你们。”在翻译的帮助下,日籍返沪
<p>  新华社上海3月20日电 题:守住“最后一米”,结好防疫闭环——上海社区干部防疫印象</p><p>  新华社记者吴振东、郭敬丹、王默玲</p><p>  “好的,我知道了,我会遵守,谢谢你们。”在翻译的帮助下,日籍返沪人士中村先生认真听完社区干部关于居家隔离的提醒事项,并对社区提供的生活服务表示感谢。</p><p>  3月17日凌晨2点,中村回到他位于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的住所,在小区门口等候的社区干部第一时间送上“防疫融情包”,包含健康监测记录册、中日对照版防疫“融情卡”、口罩、消毒片、日常生活服务小贴士等物品。当日上午,社区医生、居委会社工、翻译志愿者、小区物业共同上门,请他填写《健康信息登记表》《居家隔离承诺书》《健康15问》。在为其测量的体温显示正常后,工作人员再次详细告知居家隔离事项。<!--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p>  “最近是外籍人士返沪高峰,我们是国际社区,防控上绝不能掉以轻心。”荣华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盛弘说。</p><p>  面对境外疫情输入的严峻形势,上海提出,要在落地分流排查、接送转运和属地社区管控之间形成牢不可破的“三大闭环”。广大社区干部抖擞精神,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守住“最后一米”,结好防疫闭环。</p><p>  3月13日,一架由德国法兰克福飞来的航班降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机上有两名乘客租住在上海普陀区甘泉路街道汪家井居委会所辖小区。通过前期摸排,居委会主任陈琦已知悉这一行程。“既然是闭环式管理,我们就要在他们抵达小区前做好一切接应准备。”在街道疫情防控小组指导下,陈琦带领居委会干部、小区物业等人员有序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包括对其租住处先行消毒,代其准备居家隔离必需的物资等。</p><p>  当晚7时,母子二人抵达小区,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随即上前测量体温,询问身体状况。陈琦告知他们,居家隔离期间,社区医生将每日进行健康状况问询,志愿者可提供代买代送生活用品及快递、帮助清运生活垃圾等服务。</p><p>  为使社区防控走在突发状况之前,汪家井居委会建立了提前排摸境外返沪人员情况、提前介入返沪行程跟踪、提前掌握是否具备居家隔离条件、提前制定居委会应对预案的“四提前”机制。“本周末还有2人从境外返沪,我们都分别做好了预案。”陈琦说。</p><p>  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地处上海市中心,有不少涉外小区。随着境外回沪人士增多,社区干部开始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防疫闭环“一分钟都不断档”。</p><p>  同时,管理也寓于服务之中。在该街道泰兴居民区,考虑到日籍回沪人士不少,会说一口流利日语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小朱当起了“翻译官”,仔细为他们讲解防疫规定、居家隔离注意事项等,并建立微信群,及时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所需。</p><p>  “我们正在对接餐饮单位,为外籍返沪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点餐服务。这样既能让他们吃得放心,也能减少小区物业跑腿送外卖的工作量,让社区防疫工作更高效。”泰兴居委会主任王纪勤说。</p><p>  接近凌晨3点,值夜班的南京西路街道机关干部吴鸿波还没有休息。他的工作是“信息中转”和协调调度,在接到有境外回沪人员已乘转运大巴离开机场的信息后,他就要第一时间联系相应居委、物业准备接人。对他来说,“本来已经安静下来的晚上又变得紧张了。”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