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陕西照金老区百姓的新生活:学习新技能,就业增信心-关于经济的新闻

   日期:2021-04-22 12:20:40     浏览:0    

  中新网陕西铜川4月22日电(记者 邱艺宁 张一辰)走进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圣源小区社区工厂的生产车间,缝纫机、锁边机、裁剪机等设备一应俱全,“哒哒哒”的声音在厂房中回荡。张倩正在工作台前整理着刚制成的红军服,她是2019年工厂投入运营后第一批就业的员工。

照金圣源小区社区工厂员工正在熨烫制衣布料。 张远 摄 照金圣源小区社区工厂员工正在熨烫制衣布料。 张远 摄

  “以前仅靠丈夫一人外出打零工养家,现在我也能多挣一份收入,感到特别高兴。去年我家已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张倩告诉记者,在经济增收的同时,学习到制衣技能更是巨大的收获。

  她表示,就算过两年孩子升入初中走出照金,她也有信心在异地“再就业”。“生活只会越过越红火。”

  圣源小区是照金镇一个较大的移民搬迁点,规划总占地220亩,主要安置对象为周边8个村的贫困户及同步搬迁户。为保障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该小区于2019年建起社区工厂,并成立陕西照金领尚服饰有限公司,确定以服饰设计制作、服装加工销售为主营业务。当年9月,工厂正式投入运营,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

  “住在社区里,真正实现了‘下楼就上班’,有了固定工作,每个月收入两千多元,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圣源小区社区工厂员工雷凯月表示。

  刚到工厂上班一个多月的雷凯月目前还处于培训期,她说,2019年她从村里搬到了社区,以前住的是土坯房,现在全家住进了80多平方米的楼房,孩子上幼儿园也在社区附近,生活上的便利性得到很大提高。“就希望能多挣点钱,让我的两个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工厂大部分订单来自于陕西省内,目前这一批红军服、红军帽的订单为100件,以工厂现在的生产能力,大概十天内可以完成。”照金镇圣源小区社区工厂行政副总南鹏介绍,经过前期培训,员工已经掌握缝纫的基本技能,随着业务技能熟练程度的增加,现已形成3条生产线,各生产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套服装的制作。

照金圣源小区社区工厂员工们正忙碌赶制订单。 张远 摄 照金圣源小区社区工厂员工们正忙碌赶制订单。 张远 摄

  作为红色旅游特色产品,红军服的租赁和售卖为工厂带来可观收入。“租价25元,售价45元。旺季时一天可租售千余件,工厂每月根据市场的需求量增加产量。”照金村集团副总经理卫振哲介绍。

  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当地壮阔独特的丹霞地貌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薛家寨遗址、红军兵营旧址等,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身着红军服的游客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内参观。 张远 摄 身着红军服的游客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内参观。 张远 摄

  “2015年以来,随着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休闲农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当地及周边沿线3400余人就业及镇区和周边沿线390余人创业,群众收入不断攀升。”照金镇党委书记、镇长白炜表示,吃、穿、行、游、购、娱每个旅游要素的发展都给老区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增收致富带来机遇。

  在照金红色商业街区,群众依托红色故事开发出“红军菜”“忆苦饭”等,村民开饭店旅馆、在景区打工,足不出村年人均可以挣到10000多元。

  据统计,2020年以来,照金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4.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2亿元。

  “以前小伙子都往出走,姑娘更不会嫁进来。这两年已陆续有近20名大学生回归照金、建设照金。昔日落后偏僻的小镇已摆脱贫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