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枯枝牡丹

   日期:2021-04-23 15:20:35     浏览:0    

  中国工程院官网4月23日公布了《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确定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77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现予公布。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注意到,在557位有效候选人中,来自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杨长风在列。

  杨长风更为社会舆论所熟知的身份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

  中国新闻周刊此前曾刊文介绍:2014年10月,56岁的杨长风从85岁的孙家栋院士手里接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的担子。当时,他作为系统的副总设计师,全程参与了从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到北斗三号,共三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论证设计、工程建设和组织管理工作。但在接任北斗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后,杨长风仍“备感压力”,头发也在这几年白了许多。当时,我国已经建成北斗二号区域系统,正在向北斗全球系统过渡,全球系统的新体制、新技术、新信号都需要进行试验验证。

  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正式立项。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照“三步走”战略建设。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并投入使用,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第二步,2012年建成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第三步,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北斗一号系统解决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有无的问题。”杨长风曾这样总结。2000年,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先后成功发射并组成北斗一号系统,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去年6月,杨长风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曾表示说:“作为一名北斗人,我的工作经历有着深刻的北斗烙印,我很荣幸参与北斗事业,让过去的几十年变得更加有意义。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但如同‘卫星导航只受制于人们的想象力’,我相信北斗系统还会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这是我们追求的梦想,我和我的团队将为这个梦想而努力奋斗。“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