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上海宣判全国首例适用“兴奋剂刑事司法解释”案件-

   日期:2021-05-01 22:40:06     浏览:0    

  新华社上海4月30日电(记者兰天鸣)记者30日从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近日开庭审理了秦某某、赵某非法经营兴奋剂案件并当庭作出一审判决,以非法经营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秦某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三十万元,判处被告人赵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该案系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以来,首次以该司法解释作为依据,对涉兴奋剂案件予以判决的案件。

  法院审理查明,2016年5月,被告人秦某某、赵某共同成立郑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生物科技公司),在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从他处购入含有重组人生长激素、海沙瑞林、伊帕瑞林等兴奋剂物质的产品,以生物科技公司名义对外销售,且部分产品使用假冒的注册商标。被告人秦某某作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公司经营管理,采购含有兴奋剂物质产品并指使员工对外销售,部分产品使用其采购的假冒注册商标包装后销售。

  被告人赵某作为该公司的创始人、股东,联系含有兴奋剂物质产品货源、参与使用假冒注册商标产品包装等。经审理查明,被告人秦某某、赵某共销售含兴奋剂物质的产品共计人民币25481元、美元873787.78元(折合人民币超589万元)。

  2020年4月27日,侦查机关在生物科技公司办公场所查扣了涉案含有兴奋剂物质的产品共计美元45569元(折合人民币超32万元),并在河南省郑州市康岗大道查扣假冒注册商标重组人生长激素外包装、说明书等。被告人秦某某在被询问时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被告人赵某到案后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上海三中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秦某某、赵某伙同他人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经营兴奋剂目录所列物质,涉案物质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限制买卖物品,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均构成非法经营罪。综合两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情节及对社会危害程度等,遂作出如上判决。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