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疫情肆虐引发英法德三国自我反思:我们必须吸取教训,反省几十年来的发展模式</strong></p>
<p> 连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此前表示,“欧洲已经成为大流行疫情的中心”。作为欧洲核心国家的英、法、德三国在全力抗击新冠病毒的侵袭,疫情的肆虐也引发他们的自我反思。</p>
<p> 法国</p>
<p> <strong>马克龙:我们必须吸取教训,反省几十年来的发展模式</strong></p>
<p> <strong>截至当地时间20日14时,法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至12612例,较前一日新增1617例。死亡总计450例,较前一日增长78例。</strong></p>
<p> 为应对这场“法国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来连续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在12日讲话的最后,他特别强调,必须从这次疫情中吸取教训,反思本国的不足之处。</p>
<p> 马克龙说:“我们必须吸取现在的教训,反省几十年来我们所奉行的、已暴露出种种弊端的发展模式,审视民主制度的缺陷。”</p>
<p> 马克龙在讲话中还指出,“将某些公共服务置于市场规则之外”很有必要。</p>
<p> 马克龙说:“这次‘全球大流行’疫情已经表明,我们的福利体系,无论其收入、经历、职业均能享受的全民免费医疗绝非是一种代价或负担,而是在灾难来袭时的宝贵财富和不可或缺的优势。正是这次‘全球大流行’疫情,才显示出我们必须将某些产品和服务置于市场规则之外。将我们的食物、保障体系以及照料生活环境的能力交给他人是疯狂的行为。”</p>
<p> 马克龙12日电视讲话后,法国政府防控力度不断加强。</p>
<p> 14日晚,法国宣布进入疫情防控“第三阶段”即最严重阶段。</p>
<p> 15日凌晨起,法国关闭所有“非生活需商业场所”。</p>
<p> 16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就疫情发表第二次电视讲话,宣布法国处于“战争状态”,提出“限制民众出行”的严厉措施,暂时关闭欧盟与申根区边境。</p>
<p> 17日,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表示,政府将采取一切措施帮助法国企业应对疫情危机,不排除必要时候“国有化”。</p>
<p> 18日,法国派军机转运新冠肺炎患者,疫情严重的东部城市米卢斯筹建野战医院。</p>
<p> 20日,法国再派军舰转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东部野战医院已动工。</p>
<p> 马克龙的电视讲话也引发了法国人对本国政府防疫政策及力度的思考,公共管理和服务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94fd9ad4009950aaaf71cd9d.jpg" /></p>
<p> <strong>网友Zanfr:</strong>抗疫情的药物正在研制中,但这完全不等同于不采取预防措施!要知道预防到位才不至于满床病患!</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ef48cb601e470a960aea7521.jpg" /></p>
<p> <strong>网友diez:</strong>我们希望总统今天就宣布采取全体隔离在家的强有力措施,他们的反应速度太迟缓了。</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2cac23a50943bfe4504547dc.jpg" /></p>
<p> <strong>网友Monica M:</strong>请把问题看得更严重一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所有法国人的健康安全。经济发展和国民健康相比永远是第二位的。</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67987bf6818efc5e0febadfa.jpg" /></p>
<p> <strong>网友Gurly Jean-Baptiste:</strong>总统先生,我们相信您,我不怀疑您会采取更好的措施和决定。但我希望疫情结束后,医院和医学研究在法国和欧洲能作为最重要的领域优先发展。</p>
<p> 英国</p>
<p> <strong>约翰逊:你们的牺牲意味着我们可以挽救数千生命</strong></p>
<p> <strong>当地时间20日晚间公布,英国新冠肺炎确诊者新增714例,确诊总计3983例,死亡总计177例。</strong></p>
<p> 针对英国疫情的严峻形势,英国当地时间3月20日,首相约翰逊在社交网络上发表了最新声明。</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21c40c07ab248c753997a227.jpg" /></p>
<p> 约翰逊说:“我们可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COVID-19),但前提是我们听从政府的建议,相互协助。”</p>
<p> 他表示,英国有能力在未来的12周内扭转疫情,但前提是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来减少新冠疫情的峰值。这也意味着,英国的防疫举措开始逐渐变得积极起来。</p>
<p> 在疫情暴发的整个过程中,约翰逊一直坚持他所谓的自由主义原则,拒绝封锁伦敦、也不同意饭馆、酒吧停业。但随着疫情的不断加重,约翰逊也开始逐渐转变。</p>
<p> 3月12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甩出的极具冲击力的发言:“我必须对你们坦言,将会有更多的家庭,失去挚爱的亲人。”彼时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朗斯在接受英国天空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如果大约60%的英国人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可以使社会对未来的疫情具有群体免疫。</p>
<p> 14日,超过200名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对 “群体免疫” 与英国政府的抗疫措施提出质疑。认为除非立刻进行隔离,否则无数人的生命将受威胁。</p>
<p> 面对质疑,英国政府于当地时间 15 日发表声明,称这并不是一项政策,只是一种 “科学理念”。在此之后,英国政府的防疫举措开始逐步收紧。</p>
<p> 16日,英国开始加强隔离措施。约翰逊提倡,公众应该避免与人接触和不必要的外出,尽可能居家办公。</p>
<p> 在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约翰逊要求所有餐饮业和影剧院、俱乐部等娱乐场所立即停业。在讲话中,约翰逊数次强调“牺牲“,呼吁国民为了战胜病毒应该对自由做出牺牲:“你们的牺牲意味着我们正在使国家处于更好和更强大的地位,可以挽救数千生命。”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称,为抗击新冠病毒,约翰逊只能牺牲他的自由原则。</p>
<p> 对于英国的防疫举措,英国民众普遍感到,约翰逊的转变还是来得太晚了。</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176e425950cf5c41dcd3aff8.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strong>网友David Richard:</strong>全面封锁与一周前他们鼓吹的“群体免疫”有所不同。</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6e6dd7d81d69d886ff711e14.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strong>网友Jon Day:</strong>我希望政府下令让私立医院为这场疫情做出贡献。</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8acdcc906cd704e786e67069.jpg" /></p>
<p> <strong>网友Bella34:</strong>你两周前就该做这件事。你收到了来自意大利的警告。你的犹豫不决导致了那些不必要的死亡。</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c5b97e3145f483dab4ab4eff.jpg" /></p>
<p> <strong>网友Hannah Stevens:</strong>我在购物中心工作,依然有很多人聚集在这里!他们应该被隔离!</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6da6ff4451e6a4225814921c.jpg" /></p>
<p> 20日当天,与约翰逊一同出席发布会的英国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宣布,对那些受疫情影响无法支付员工工资的企业,政府将利用专项资金帮助支付工资,每个员工最多可获得当月工资的80%、每月最多不超过2500英镑的工资。在紧急状态下由政府向企业员工支付工资,这在英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颠覆了此前人们对英国政府的常识认知。此举一出,立即引起了英国民众的热议。</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907a5f11dee6cd02142ea1d4.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strong>网友Tom skincrawle:</strong>希望这个措施能在我被解雇之前实行。</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7ed48ac90578bf8f06ff66c8.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strong>网友efc1878:</strong>没人会因此批评政府,没有人。</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a62b54bf370b5cd95c2ac3dc.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strong>网友Gemma Clark:</strong>我不是经济学家,但对我来说这个措施听起来很靠谱。</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21a71f8fb1d75d1397a9f2c4.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strong>网友Lateysha Grace:</strong>那个体经营者呢?</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f55968790f69805fbb59a18d.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strong>网友Fern:</strong>那些已经因为病毒失去工作的人该怎么办?</p>
<p> 德国</p>
<p> <strong>默克尔:限制措施在德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给我们的自我认知带来了冲击</strong></p>
<p> <strong>截至当地时间3月21日10点,德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705例,累计确诊16662例,死亡总计47例。</strong></p>
<p> 3月1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敦促德国民众注意全面的禁闭措施。这是默克尔执政以来首次在新年讲话之外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并呼吁民众严格遵守政府出台的限制性措施。</p>
<p> 默克尔说:“我知道,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达成的一系列关停措施给我们生活和社会的自我认知带来了冲击,这些限制措施在德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但在当前形势下,要想挽救生命,这些措施势在必行。”</p>
<p> 19日,德国政府决定推出500亿欧元的一揽子援助计划,以支持个体经营者以及小型企业。而在此前,德国联邦政府已经出台了包括短期工补贴、延期纳税、短缺担保等在内的一系列有利于大中型企业渡过危机的措施。</p>
<p> 从16日开始,为加强疫情防控,德国政府接连推出多条政策。</p>
<p> 16日,禁止在教堂、清真寺和犹太教堂聚会,关闭不必要的商店以及游乐场。餐馆和咖啡馆只能营业至下午6点,并“用于基本目的,而不得用于旅游目的”。同时政府还发布了针对德国人的旅行禁令。</p>
<p> 17日,德国宣布将该国的疫情风险等级上调为“高度”。此前德国曾于3月2日首次将风险等级从“中等偏低”上调至“中”。</p>
<p> 18日,实施欧盟对于非欧盟国家公民进入的30天限令。</p>
<p> 20日,德国面积最大的州——巴伐利亚州宣布,未来14天该州居民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就不得出门,成为德国首个颁布“禁足令”的联邦州。此前巴伐利亚州曾于当地时间3月13日宣布关闭所有学校和幼儿园。</p>
<p> 德国联邦政府与疾控机构方面20日均表示,如果本周末在巴伐利亚州以外的德国其他地区,居民还不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那么“禁足令”可能将在德国全国范围内实行。默克尔将疫情称作德国自二战以来遭遇的最大挑战,并认为它颠覆了人们对常态、公共生活、社会共存的认知。她的话,引发了德国民众的思考,也带来了认知上的冲击。</p>
<p> 一位德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毫不客气地指出:“明天所有人又都像没事人一样出门。不采取惩戒措施是没有用的。人们不会理会。”对此,一名网友回复:“那就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全力贯彻落实!”</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a0e4d12479e2b98bbf5595a5.jpg" /></p>
<p> 还有一名网友同样留言呼吁颁布严格的限制出行禁令,因为眼下没有人理睬政府(“减少社会接触”)的建议。</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f52f8c7e01cf5528e1f5bc4f.jpg" /></p>
<p> 还有网友表示:“谁在过去几十年不断削减医疗卫生系统的开支?民众还是政府?”</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22/a740b5ead2b2fe07722f0a9e.jpg" /></p>
<p> 监制丨唐怡 杨晓岚 陆毅</p>
<p> 制片人丨房轶婷</p>
<p> 记 者丨蔡菲菲 阮佳闻</p>
<p> 编 辑丨陈晓月 韩咏慧 温焌意 吴梦萱</p>
<p> 视 频丨方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