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瓷都醴陵加快“机器换人”步伐 “冲刺”千亿陶瓷产业集群-

   日期:2021-06-04 15:56:30     浏览:0    

  中新网株洲6月4日电 (刘曼)遍布生产线的机械手臂通过自动感应器精准感应、抓取环线皮带上的碟盘;成型的产品通过吊篮系统升至二楼,进入自动窑炉,完成由泥至瓷的华丽“蜕变”……在湖南醴陵五彩陶瓷特色产业小镇,这样的自动化生产场景很常见。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是革命老区,这里走出了左权、李立三、耿飚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陶瓷之都”,产业特色鲜明。

玉祥瓷业建有湖南省首条陶瓷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将工序由30多道缩至7道。 刘曼 摄 玉祥瓷业建有湖南省首条陶瓷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将工序由30多道缩至7道。 刘曼 摄

  该市现有陶瓷产业上下游企业650多家,年产值712亿元,从业人员近20万人。产品涵盖日用瓷、工业陶瓷、艺术瓷3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醴陵不断培育壮大陶瓷产业链,大力推动陶瓷企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累计安排3800万元支持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撬动企业进行装备升级投入近4亿元,加快“机器换人”步伐,着力将陶瓷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以产业优势夯实全面小康根基。

  “传统陶瓷生产线有30多道工序,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将工序缩至7道,不仅节能降耗,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湖南玉祥瓷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剑锋介绍,该公司拥有湖南省首条陶瓷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能减少50%的用工、18%的损耗,提升15%以上的产品合格率,日产能达6万件。

精美的醴陵釉下五彩瓷。 刘曼 摄 精美的醴陵釉下五彩瓷。 刘曼 摄

  2020年,醴陵有30多家企业投入近亿元采购自动化、智能化设备193台(套),新增17条窑炉。陶瓷行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5家。目前,该市陶瓷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替代率平均达70%,在全国陶瓷主产区位居前列。

  “十四五”期间,醴陵市将紧扣“国际陶瓷之都”定位,将各类发展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推动产业链整合集聚,并依托现有龙头企业,组建或引进泥料、模具、釉料、颜料、装备等专业化企业,推进陶瓷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打造迈向全球的中高端陶瓷产业价值链,力争3年让陶瓷产业突破千亿元大关。

  产业发展的同时,醴陵不忘擦亮鲜红底色。为保护好红色资源,醴该市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修缮了耿传公祠、左家老屋(左权故居)、李立三故居等。

耿传公祠。 刘曼 摄 耿传公祠。 刘曼 摄

  耿飚故里醴陵枫林镇以红色革命文化为核心,依托耿传公祠,全力打造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推出“红色+生态农业”“红色+休闲康养”“红色+节会活动”等模式,带动茶叶、林果等产业发展,年接待游客达13万人次,每年为村民增收100余万元。

  为盘活红色文化资源,醴陵还计划将该市南四区苏维埃革命活动旧址等革命文物遗存串联起来,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功能;将红色基因与乡村文明结合起来,让优秀革命传统文化扎根于群众中。(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