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以历史为钥,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探寻百年中共的“打开方式”-

   日期:2021-06-04 23:10:08     浏览:0    

  中新社石家庄6月4日电 (黄钰钦)当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成立100周年之际,历史或许是世界认识中国和中共最便捷的方式。

  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河北省委邀请,阿尔及利亚、埃及、巴勒斯坦、突尼斯等20个阿拉伯国家的驻华使节及阿盟驻华代表处代表等3日赴河北,参观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考察正定县塔元庄,以历史为钥匙,探寻百年中共的“打开方式”。

  “使节们来西柏坡和正定县考察交流有助于更好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了解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奇迹之源。”中联部部长宋涛在主题交流会上如是说。

  “不了解中共历史,就无法理解当今中国”

  对于驻华大使而言,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是平时工作中的两项重要任务。在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眼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为了这两项任务之间的关键纽带。

  “了解中共的百年历程,才能看清中国过去一个世纪的发展轨迹,也才能理解中国如今取得成就的原因。”索马里驻华大使库拉内说。

  黎巴嫩驻华大使贾布尔表示,如果直观看待中国的成就,外界会惊叹于中国在短时间内,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她说,但中共的历史充分展现出执政党如何带领人民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探索试错,并为此付出艰辛努力,才有中国如今的成就。“可以说,如果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没有办法理解当今的中国。”

  身处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摩洛哥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伊德里西对“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一句话印象深刻。他说,了解中共历史和新中国如何成立,外界可以更清晰看到“什么塑造了中国”“中国将走什么道路”,这也是理解现代中国DNA的便捷方式。

  “了解中共历史的过程,是开展对话交流的机会”

  当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对话与交流在国际社会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从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到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中阿双方的沟通渠道不断拓展。

  相比于机制化沟通,在中共建党百年的特殊节点,了解中共历史为双方提供了一次“感性”交流的机会。阿拉伯国家驻华使团团长、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布哈利法指出,对中国革命圣地的参访体现出双方对双边关系的重视,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使双方比以往更需要并肩同行。这趟了解中共历史的旅程,为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开展真诚对话、坦诚交流观点提供了空间。

  “埃及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中国是最早承认阿尔及利亚民族政权的非阿拉伯国家”“突尼斯与中国政党一直保持活跃交往”……在对中共历史的探讨中,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也讲述着自身国家对华交往历史。埃及驻华大使巴德里表示,重温中共的历史,实际上也在回顾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友好交往的历史,双方友好的合作基础将对当前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起到关键作用。

  “将人民放在首位,是中共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从北京前往西柏坡参访的路上,多位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在接受采访时,都尝试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的“发展密码”,“以人民为中心”,是他们共同的答案。

  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了当时艰苦的环境,一件件具有年代感的实物更使这一答案有了具象化的表达。“我们在西柏坡看到,尽管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工作条件艰苦,但是人人平等、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伊拉克驻华大使赛义德说。

  约旦驻华大使侯赛尼表示,从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环境中得到人民支持,到如今带领中国消除绝对贫困、成功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都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这一理念也使得中国的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众,执政党与人民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形成更加良性的循环。(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