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这些烈士赴死前为什么向党提出这8条意见?-

   日期:2021-06-07 10:53:03     浏览:0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阚枫)渣滓洞、白公馆、江姐、小萝卜头……60年前出版的《红岩》小说,镌刻下几代中国人共同的红色文化记忆。

  《红岩》的作者之一是当年从白公馆冒死逃出的罗广斌,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死里逃生的他,除了将狱中经历写成经典文学作品之外,还从狱中带出一份牺牲烈士的“最后嘱托”。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在震惊中外的“11·27”大屠杀惨案中,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300余名革命志士遇难,仅35人冒死逃出。这一天离重庆解放,仅仅还有三天。

  罗广斌是幸存的共产党员之一,虎口脱险的他,时刻谨记狱中党组织的嘱托:把狱中党组织关于川东地下党惨痛教训的思考带出去,交给党组织。

  逃出白公馆,身体极度虚弱的罗广斌奋笔疾书25个昼夜后,他向重庆市委递交了3万余字的《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

  这份报告共分7个部分,其中,“狱中意见”部分3000余字,被完整保存下来。

  上世纪80年代,时任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胡康明,几经周折找到了这份报告,他将这些“狱中意见”归纳概括成著名的“狱中八条”:

  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

  可以看出,这些“狱中意见”聚焦党的自身建设,强调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甚至特别点出领导干部要守公德、严私德。70多年过去,重温这八条,依然可以读出强烈的现实警示意义。

  如今,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展示着这珍贵的“狱中八条”,这份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沉重思考,犹如长鸣的警钟,时刻提醒着中国共产党人。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整饬党风、严惩腐败、激浊扬清,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从严管党治党的举措赢得党心民心,备受世界瞩目。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将“狱中八条”一一读了出来,再次警示全党。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今,作为一个在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

  正如习近平所言,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