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千年藏毯的新生故事-

   日期:2021-06-08 22:58:14     浏览:0    

  新华全媒+|千年藏毯的新生故事

  新华社西宁6月8日电(记者李宁 耿辉凰)千年藏毯,历久弥新。

  中国藏毯协会副秘书长陈亚丽介绍,藏毯是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游牧民族用于抵御严寒的必需品,“他们常以牲畜毛发为原材料,编织密度高、毯面薄、便于携带与运输的毛织物。”

  6月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加牙村,杨永良在整理制作好的藏毯。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一块藏毯,白天是坐垫,晚上是被子,小块的还能铺在马鞍上。”陈亚丽介绍,原始藏毯使用的是手捻纱,由于毛纱粗细不匀,旧时的藏毯展现出了一种古朴的美。

  6月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加牙村,杨永良在制作藏毯。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加牙村,藏毯手工艺人杨永良坐在一台织机前,五颜六色的毛线穿梭在编织杆间,重叠打扣后,慢慢延展成花色精美的藏毯。

  杨永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的传承人,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编织技艺,裁剪、打磨、捻线、打结、平整……他精心编织着每一张藏毯。

  6月5日,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加牙村,杨永良在制作藏毯。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杨永良说:“从事藏毯编织40多年来,我曾经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手艺人,但如今,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给予我们重视,我更要想方设法地将这门技艺保留传承,发扬光大。”

  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中,针线在机器上迅速穿梭,编织出精美的图案。一旁的展示区里,对称精美的几何图形组合、雄浑壮美的万里长城、栩栩如生的疾驰骏马……在灯光的映射下,一幅幅藏毯显得格外绚丽。

  “历经千年发展,藏毯已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用品,更是一份蕴含悠久历史文化的艺术品。”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婷说。

  6月7日,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对藏毯进行处理。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近年来,传统手工藏毯通过吸纳先进编织工艺,创新图案设计,一批成本更具优势、图案精美、做工优质的机织藏毯成为市场上的“新宠”。

  “这几年,很多客户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个性化定制藏毯,通过智能化织造,最快几小时就能见到成品。”薛婷介绍,藏毯如今也被设计成大面积背景墙或装饰画,既可用于酒店装饰,也可作为家居点缀,拥有独特的市场前景。

  这是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展示区内展出的藏毯。新华社记者 李宁 摄

  “我希望通过技术与经营模式的创新,让这项古老的手工艺品,走得更远,流传更久。”薛婷说。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