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悬崖上的陕甘边根据地“大后方”,如何因统战工作而屹立?-

   日期:2021-06-10 21:55:11     浏览:0    

  中新网铜川6月10日电 题:悬崖上的陕甘边根据地“大后方”,如何因统战工作而屹立?

  作者 李晗雪

  位于陕西铜川耀州区的薛家寨,是一处让人一见难忘的陡峭山崖。裸露的石崖在山林中近乎垂直地拔地耸起,三面悬崖、易守难攻。这悬崖中的几窟石洞,就是当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大后方”;悬崖下,还曾有一个一度红火的集市,连白区商人也积极前来。

6月9日,陕西铜川,游客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参观。 田雨昊 摄 6月9日,陕西铜川,游客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参观。 田雨昊 摄

  “今天我们在的地方,就是亭子沟集市。收摊时余下的瓜果粮食,红军悉数收购,而且鼓励白区大小商人也来做买卖。”近日,在薛家寨脚下,耀州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宋剑波在中央统战部组织的“百年路·同心筑”主题采访中,向媒体介绍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统战工作中的趣事。

6月9日,陕西铜川,游客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参观。 田雨昊 摄 6月9日,陕西铜川,游客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参观。 田雨昊 摄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1933年左右创建的革命根据地。薛家寨地势奇险,可作为安全隐蔽的后方基地,但后勤供给就成了问题。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于是在山下办起亭子沟集市,“招百商不纳税,不设关卡不盘查”,公买公卖、群众优先。由此既方便了群众,又是对白区商人的一种“经济统战”,红军的后勤补给也得以解决。

6月9日,陕西铜川,游客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参观。 田雨昊 摄 6月9日,陕西铜川,游客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参观。 田雨昊 摄

  其时,陕甘地区已经历70多次大大小小的暴动、起义,均以失败告终。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能够建立起来、后来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并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与根据地共产党人广交朋友、化敌为友的统战思想不无关系。

6月9日,陕西铜川,耀州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宋剑波在薛家寨接受记者采访。 田雨昊 摄 6月9日,陕西铜川,耀州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宋剑波在薛家寨接受记者采访。 田雨昊 摄

  除了巧妙的“亭子沟集市”,宋剑波介绍,红军将领刘志丹摸索出的“三色”斗争也非常有特点。

  “三色论”最初是刘志丹作为筹建根据地武装力量的策略提出的。红色即建立工农游击队,灰色即做绿林土匪的工作,白色即做国民党的工作。在“三色”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武装力量与红军站到了一条战线上。

6月9日,陕西铜川,游客在薛家寨参观三号红军寨。 田雨昊 摄 6月9日,陕西铜川,游客在薛家寨参观三号红军寨。 田雨昊 摄

  当时,刘志丹为了改造当地哥老会,自己就曾加入哥老会,被称为“西北堂刘大爷”。刘志丹认为,哥老会成员大部分是穷苦百姓,为生活所迫才闯荡江湖。因此,他利用堂大爷的身份宣传革命主张,说服哥老会成员协同作战、一致抗日,许多成员在他影响下参加了革命。其中一位名叫马锡五的哥老会大爷,193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担任过陕甘宁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还曾任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当地的土匪,刘志丹也尝试与他们交朋友。据宋剑波介绍,当时陕西有一个叫郭宝珊的土匪首领,笼络了几百名弟兄、占山为王。刘志丹了解到郭宝珊实因家贫而沦为土匪,虽入黑道,仍是劫富济贫,于是积极接触郭宝珊,最终说服他率部投诚。新中国成立后,郭宝珊还担任过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并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此外,刘志丹利用从黄埔军校毕业的特殊身份和各种社会关系,多次打入陕甘边一些军阀和国民党军队进行兵运活动,将其改造为革命的武装力量。

  回顾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统战故事,宋剑波感慨,陕甘边地区在革命初期,革命力量相当弱小,若不搞统一战线、不多争取一些朋友,革命工作将非常难开展。“从党建立至今的百年历程中,统一战线的工作,真是非常重要、离不了。”(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