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青田  App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助攻  中方  湖北黄冈  谅解备忘录  作者, 

浓情端午 家国情怀延续传承-

   日期:2021-06-13 21:10:45     浏览:0    

  浓情端午 家国情怀延续传承

  又是一年端午时。吃粽子、赛龙舟、束艾叶,人们通过代代相传的习俗,追念古代先贤,承继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历经千年沧桑,各种习俗也有因革损益,但其内涵的家国情怀始终是其一以贯之的内核。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端午节虽然没有明确的肇始日期,但人们始终将屈原抱石投江的故事与端午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两千多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不断向前。

  屈原出生于楚国,与楚王同姓,对楚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他把个人和祖国联系在一起,忧虑的永远是国家的前途:“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了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深情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历代的人们,都将屈原看成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的代表。

  南北朝时期的刘勰评价屈原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忧国忧民思想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在国难当头之际,也受到屈原《国殇》的感染,抒发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南宋的朱熹在《楚辞集注》中说:“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爱国”一词来评价屈原。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平生十分看重屈原的爱国主义长诗《离骚》,无数次用心诵读过它。陆游在《对酒》中写道“老子不堪尘世劳,且当痛饮读离骚”;而在《悲歌行》中,陆游说:“有口但可读《离骚》”;在《夜寒》中陆游又“清夜焚香读楚辞”。在陆游存世的近万首诗词里,屈原、屈原的作品和屈原的精神时常出现。屈原的家国情怀和屈原探索追寻的精神,已然是陆游的偶像,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南宋末年,文天祥遭流言蜚语所诬陷,时值端午,为了表明心迹,他写下《端午即事》一诗:“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文天祥以诗昭忠骨,即便山河破碎、深知救国无望,他仍会以屈原作榜样每天诵读屈原的《离骚》,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诗篇。

  千百年来,家国情怀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炎黄子孙薪火相传。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虽岁月流转,世殊事异,中华传统文化中深蕴的家国情怀从未改变。屈原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成为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人格标尺,并在潜移默化中给予中华儿女最磅礴的力量。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