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中外传播界关注中国如何让国际对话变得更丰富-

   日期:2021-06-20 21:07:38     浏览:0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中国如何让国际对话变得更加丰富?这成为第三届“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与政府治理”国际学术论坛双年会与会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

  6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全美传播学会(NCA)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与政府治理”国际学术论坛双年会以线上会议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墨西哥、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地的五十余名海内外高校学者和业界人士与会。

第三届“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与政府治理”国际学术论坛双年会6月18日至20日在线上举行 鲍宜静 摄 第三届“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与政府治理”国际学术论坛双年会6月18日至20日在线上举行 鲍宜静 摄

  会议设置纪录片与社会正义、“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与挑战、后殖民主义与全球南方三个分论坛。中外传播学学者讨论中国近年来在减贫和卫生领域所做的突出贡献,“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等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总裁、总编辑范建平以“新冠疫情下的国际传播新变化”为主题,讲述了新冠疫情给专业媒体、社交平台和普通个人等传播主体带来的深刻影响。

  “借助纪录片在内的众多手段,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是我们在后疫情时代国际传播的重要课题。”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智强调纪录片的非虚构属性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实践具有一致性,有助于跨文化传播中华文化、中国话语,塑造有感召力的中国形象。

第三届“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与政府治理”国际学术论坛双年会6月18日至20日在线上举行 鲍宜静 摄 第三届“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媒介与政府治理”国际学术论坛双年会6月18日至20日在线上举行 鲍宜静 摄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助理教授Soumia Bardhan引导与会者思考如何看待“发展”。媒体人孙翔以中国与赞比亚的六位短视频制作者的短视频内容及网友留言为素材,分析后疫情时代中赞人民对彼此的认知变化,认为需要减少跨文化因素造成的传播隔阂以实现“双赢”型共同发展。

  美国全美传播协会国际合作事务联席主席董庆文表示,会议提供了在国际框架下进行学术探讨的机会,把不同地域的学者、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视角联系在一起。美国全美传播学会前主席Stephen John Hartnett从“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出发,强调会议在平等、公正和国际化的视野下展开交流和讨论,以达成不同国家间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目的。(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