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数说宝“藏”·70年巨变|70万“生态卫士”守护西藏绿水青山-

   日期:2021-07-13 22:59:53     浏览:0    

  新华社拉萨7月13日电 题:70万“生态卫士”守护西藏绿水青山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政府了解到,近年来,西藏结合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让群众充分享受生态政策红利。据统计,2016年以来,西藏累计为群众提供70万个生态岗位,群众增收近40亿元。

牧民指挥羊群从色林错经过(2020年4月29日无人机摄)。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摄

  仲夏的早晨,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保员次成塔青一早就出门了。“这个季节是藏羚羊产仔的季节,我每天早上都在保护区周围巡逻,观察野生动物,看它们是否需要救助。”次成塔青表示,“野保员这个工作很不错,不仅能为保护家乡生态环境出一份力,还有工资收入。”

  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申扎县,像次成塔青这样的野保员共有42名,每人每月能获得3000元收入。在他们的努力下,目前,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次成塔青(第一排左三)和护林员伙伴们(2021年2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摄

  这得益于西藏依托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专项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酬的政策。

  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雪乡,普次仁已守护山林好几年了。

  普次仁说,十几年前,当地老百姓冬天取暖和生火做饭都需要烧柴,附近村民习惯上山砍树。不仅如此,在墨竹工卡县,还存在迁徙、栖居于此的黑颈鹤、马鹿等野生保护动物被偷猎现象。

  由于保护区面积大,普次仁每次巡逻的时间特别长。遇见砍树的人,他会耐心劝说,还在附近的村子开展保护生态的宣传教育。遇到不听从教育劝说的,他要将其带回管护站,等待有关部门赶过来处理。

  农牧民不再和大自然抢饭吃,而是吃上生态保护饭。通过参与公益林管护获得劳务收入,部分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发生实质改变。以前只见自行车的扎雪乡,如今每家每户都有摩托车,有些人家还开上了小轿车。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成为野保员、林保员、湿地保护员,成为雪域高原的“生态卫士”,也在保护环境中实现增收。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