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青田  App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助攻  中方  湖北黄冈  谅解备忘录  作者, 

中国“动植物王国”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旅游发展互促共赢之路-

   日期:2021-10-10 13:00:32     浏览:0    

  (生物多样性大会)中国“动植物王国”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旅游发展互促共赢之路

  中新社昆明10月10日电 (记者 缪超)位于中国西南的云南省,素有“动植物王国”之誉,也是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多年来,云南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依托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开发了一批以珍稀物种、热带雨林、高原湖泊为代表的生态旅游项目,探索一条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互促共赢之路。

  刚刚结束的国庆假期,云南西双版纳野象谷热带雨林景区游客激增,这归功于不久前北移亚洲象群的“宣传”。来自四川的游客常云星说,“今年一直关注北移亚洲象群的新闻,趁假期来亲眼看看这些可爱的大家伙。”

  去年3月,一个名为“断鼻家族”的象群离开栖息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路向北途经玉溪、红河、昆明,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

  历史上,西双版纳栖息着众多亚洲象,在众多因素作用下,亚洲象数量锐减。随着1986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以及亚洲象保护工作者不断努力,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增加到300头左右。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如今,游客来到保护区边缘的野象谷景区,行走在高空生态廊道,穿行于奇珍树木之间,不仅能看到亚洲象魅影,运气好,还能看到长臂猿、野牛、犀鸟、小熊猫等野生动物。

  由西双版纳往西南约1000公里,云南的旗舰物种滇金丝猴也在国庆假期吸引八方游客不远千里来到迪庆州维西县。

  滇金丝猴面庞酷似人样,粉嫩的脸上长着红红的嘴唇,生活在云南、西藏、四川交界的雪山峻岭之巅、冰川雪线附近的高寒原始森林之中。过去,因为人类狩猎、伐木,滇金丝猴数量急剧减少,难觅踪迹。

  近些年,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建立护林员与护猴员队伍阻止狩猎、伐木等行为,传递保护生态自然与生物多样性理念。上述措施取得了成效。不久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结果,中国滇金丝猴种群数量从1996年的大约13群1000只至1500只,增加到目前的23个种群3300只以上。

  滇金丝猴不仅拉动了维西县旅游市场,更带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建华告诉记者,“因为近年来观看滇金丝猴的游客增加,维西县塔城镇发展起乡村旅游与高端民宿并存的复合型旅游业,增加了就业机会与农产品销量。”

  10月,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正陆续飞抵香格里拉市纳帕海,它们将在纳帕海度过漫长的冬季,并为旅游淡季的香格里拉,增添一道灵动景观。

  纳帕海湿地是云南低纬度高海拔最具代表性季节性的湖沼湿地。1984年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黑颈鹤、黑鹳、灰鹤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越冬水鸟及亚高山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任务。

  “近年来,香格里拉为保护好纳帕海湿地,通过生态补偿争取当地民众支持。”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余建军告诉记者,通过积极整治周边水环境,使纳帕海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冬季候鸟种群与数量逐年增加。

  纳帕海修复湿地生态后,冬季里变成候鸟天堂,吸引大量观鸟爱好者,观鸟摄影旅游、生态旅游成为当地新的旅游增长点。(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