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藏昌都10月23日电 题:“东方多瑙河”澜湄上游“土玩意”盼借IP“出圈”
中新社记者 胡钟艺 张添福
近一两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走红网络,成中国热门旅游IP。这让地理、人文相近的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旅游发展局副局长拥青艳羡不已。
“甘孜引发了民众对藏族聚居区原生态的旅游热情,受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拥青日前对参加2021澜湄万里行的中外媒体感慨,“但我们的旅游还是存在气候、交通、人力、资金、宣传等弱项。”
类乌齐县属“茶马古道”必经之路,贯穿东盟缅甸、老挝等五国,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的多条支流流经该县。
渴望让当地“土玩意”“出圈”的拥青说,该县不仅是西藏生态植被较好的县城之一,一年四季自然景色丰富多彩,同时,獐子菌、酸奶等土特产也在当地有口皆碑,“类乌齐牦牛”还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拥青在个人社交平台写道:“尽管类乌齐的(旅游)黄金时间短暂,但这个地方的天然风光人间少有。也可能是因为她的短暂,每一年,人们都在期待着她的到来。”
拥青的期待,并非个例。澜沧江-湄公河汇成于西藏昌都,但若溯源而上,便进入青海三江源区域。
生于藏医药世家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的“90后”小伙闹丁多杰,不仅生产传统藏香,还研发了一款“土味十足”的产品——百草味久瓦藏香。
所谓“久瓦”,即牛粪。“牛粪是游牧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老人们说,牛粪能净化空气、缓解疲劳、抗高原反应,但似乎都没有科学依据,”闹丁多杰说,但自己不太在意牛粪藏香的功效。
“我希望通过牛粪藏香,让走向城市的牧民子女,特别是外地的旅游者,感受到草原的气息。”闹丁多杰信心满满。
“澜沧江源头第一县”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老匠人过加是当地有名的金属器物制作、修复高手。
藏式锁子、藏刀、腰带、藏袍装饰……过加的县级非遗产品令人称赞。但最让其女儿才永措骄傲的是父亲深谙修复之道,“所要修复的文物本身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但一旦修复完毕,又会赋予其新的价值。”
杂多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青梅才仁说,该县省、州、县级非遗项目超八十多项,还有大量项目有待挖掘,“成熟的项目,我们希望通过政策支持,走向产业化。更希望通过旅游、数字经济等形式,带动非遗的保护与发展。”
西南林业大学副教授成海表示,澜湄流域部分国家将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应加强数字经济合作,大力推动在线旅游服务;打造澜湄国际旅游区,推动区内区外旅游联动。
青海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张海云说,中国和湄公河流域五国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和经济互补,同时,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呈现多样性特点,六国应建立冬夏互补式国际生态旅游模式,有利于形成合作内容丰富、外部交流频繁、民族文化相得益彰的新秩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