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格拉斯哥11月3日电 针对如何看待中国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问题,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2日表示,目标有没有力度,关键还是看行动。他指出,中国在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所做的贡献占全球总量的30%-50%,贡献显而易见。他强调,中国是认认真真地在落实气候目标,而不是光有目标而没有行动。
解振华是在英国格拉斯哥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期间向中外记者作出上述表示的。
谈及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承诺的兑现问题,解振华表示,据了解,到2021年为止,距离1000亿美元仍有至少200亿的差距。“2020年之前的资金承诺并没有得到兑现,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感到政治互信上出了一些问题”。
10月28日,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家联络人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和《中国本世纪中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针对有外媒记者关于中国是否“没有提出更加有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的问题,解振华回应称,各国的自主贡献都要基于各国的国情,这也是《公约》和《巴黎协定》所要求的。
解振华强调,中国在节能、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所做的贡献基本上都占全球总量的30%-50%,“应该说中国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解振华表示,为了实现203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中国不光是说,而且是实实在在地做。他介绍,为此,中国刚刚发布了实现2030年碳达峰要采取的十大行动,分别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
“目标有没有力度,关键还是看行动。行动上,我们是认认真真地在落实。”解振华表示,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COP26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时所指出的那样,“聚焦务实行动”。
“我们确定目标,要确定相配套的政策、措施、行动、投资,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解振华说,“说了,我们就得做到。这才是真正体现力度。而不是光有目标,没有行动、没有政策,那算什么力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