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从“冤家”到“亲家”:苏浙“跨界河”的一体化-

   日期:2021-11-23 17:40:05     浏览:0    

  中新网嘉兴11月23日电(记者 施紫楠)因为一条河,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曾结为“冤家”。

  秀洲与吴江一衣带水、水系相通,界河长达39公里之长。作为“跨界河”之一的麻溪港,从西往东流经吴江盛泽镇,进入秀洲王江泾镇,后汇入京杭运河。

  “过去,上游的污水直接排进麻溪港流到下游的王江泾,河水乌黑发臭,人从河边过都要捂着鼻子。”站在苏浙两省交界处的太平桥上,麻溪港“河长”孙琪心中充满感慨。

治理前的麻溪港一角 孙琪供图 治理前的麻溪港一角 孙琪供图

  因为治水矛盾,麻溪港上下游的百姓曾经互相责怪,常闹矛盾。

  近年来,浙江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首位战略。秀洲与吴江促进联合治水的举措,成为其中浓墨淡彩的一笔。

  “2017年,我们和盛泽镇一拍即合,搞起了‘跨界联合河长制’,进行上下游相互监督,开展联合执法。”孙琪说,数十人的跨省“河长”群里,大家交叉巡河,发现问题互通有无。

治理后的麻溪港一角 孙琪供图 治理后的麻溪港一角 孙琪供图

  此后,两地联合巡河成为常态。孙琪这个“跨界河长”,每天都会沿着河道巡逻。

  “以前为了治水,双方经常争得面红耳赤;推行‘跨界联合河长制’后,我们更多的是默契。”孙琪直言,行政区划是“死”的,水却是“活”的。只有双方共同努力、密切合作,才能共享优质水环境。

  麻溪港有40多年没进行清淤,淤泥足足堆了1米多深。苏浙开展联合治水后,跨省域联手实行上下游联合清淤,仅半年时间就清理完成。江苏的“河长”还主动联系了环保企业,用捞上来的淤泥变废为宝,制成节能砖。

  眼下,麻溪港国控断面始终保持在三类水,正缓缓流过苏浙边界,滋润着两岸良田。

  流动的界河,走向一体化的长三角。如今,“跨界河”成了“连心河”,“冤家”也牵手成为“亲家”。苏浙两地“跨界联合河长制”的做法,还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典型案例。

  联合治水的高效开展,不仅让河道重现清波,更将合作从水延伸到岸,从岸延伸到人。

  近年来,苏浙两地尝试打破行政壁垒,不断积累合作经验和情感交流,在联合治水的基础上将合作拓展到党建、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全领域,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合作样板。

  “长三角一体化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但更大的好处,是不分彼此。”孙琪说,现在不管是江苏人还是浙江人,都打破了行政壁垒的坚冰,从理念上融为一体。

  2021年3月底,孙琪正式退休,但还是改不了定期去“巡河”的习惯。

  “我虽然退休了,但是苏浙两地建立的联防联治工作机制一直在延续,并不断达成理念上的共识、碰撞出融合的火花。”正如孙琪所言,麻溪港这条“跨界河”的蜕变,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最好的见证。

  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带来的变化,仍在无数条“麻溪港”中流淌。(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