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青田  App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中方  湖北黄冈  助攻  谅解备忘录  作者, 

柳叶刀:多国科学家支持中国抗疫-缺乏

   日期:2020-02-23 16:25:12     作者:wangxiao    浏览:29    
核心提示:编者按:继2月10日美国梅奥诊所MichaelJ.White,M.D致信中国皮肤科同行表达关心、支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后,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马来西亚、意
<p>  编者按:继2月10日美国梅奥诊所Michael J. White, M.D致信中国皮肤科同行表达关心、支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后,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马来西亚、意大利、西班牙在内的多国公共卫生专家于2月18日在 lancet 杂志发表联名信,他们对于中国的科学家,特别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医疗卫生工作者,迅速分离鉴别病原体、采取重大措施减少传播,与全球卫生界分享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呼吁促进科学的论证和团结,而非误传和猜想。并表示与中国的科学家和卫生专业人员一起抗击这种病毒导致的疫情。</p> <p>  英文原文:</p> <p align="center"><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2/23/561f7a1f4b427de0445557ec.jpg" /></p> <p>  中文译文(《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张锡宝教授):</p> <p>  柳叶刀:多国公共卫生专家发表支持中国科学家、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医疗专业人员对抗COVID-19的声明</p> <p>  我们是公共卫生领域的科研人员,密切关注2019年新冠状病毒(COVID-19)的出现,并深切关注其对全球健康和福祉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和医疗卫生工作者自该疾病出现以来勤奋而高效的工作,包括迅速分离鉴别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体、采取许多重大措施以降低其影响,以及快速、透明地与全球卫生界分享其研究成果。这都是一些很了不起的努力。</p> <p>  我们共同签署这一声明,声援在中国的所有科研人员和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他们在COVID-19疫情的挑战中坚持拯救生命,保护全球人类健康。我们将同舟共济,与中国战斗在最前线的同行们共同应对这种新病毒对中国及全球的威胁。目前,随着疫情产生了部分谣言和错误信息,对我们的抗疫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我们在此共同强烈谴责认为COVID-19不是自然起源的阴谋论。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已经对该疾病的致病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2)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并公开发表了结果,他们一致认为这种冠状病毒和其他许多新发病原一样来源于野生动物。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院长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科学界的一封信进一步支持这一观点。阴谋论除了制造恐惧、谣言和偏见,危及我们在抗击该疾病中的全球合作之外,毫无意义。</p> <p>  我们支持世卫组织总干事的呼吁:促进科学的论证和团结,而非误传和猜想。我们希望中国的科研和医务卫生工作者们知道,我们坚决支持您们,同您们站在一起共同抗击这种病毒导致的疫情。</p> <p>  我们邀请其他人加入我们,一同来支持在武汉以及全中国的科研、公共卫生和医务工作者,与这些奋斗在前线的同行们始终站在一起!</p> <p>  Charles Calisher(美国科罗拉多州柯林斯堡市科罗拉多州立大学);</p> <p>  Dennis Carroll(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城德州农工大学史考克罗夫特国际事务研究所);</p> <p>  Rita Colwell(美国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p> <p>  Ronald B Corley(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波士顿大学(Gerald T Keusch)NEIDL研究所);</p> <p>  Peter Daszak(美国纽约州生态健康联盟);</p> <p>  Christian Drosten(Charité–柏林大学医学院,德国柏林);</p> <p>  Luis Enjuanes(西班牙马德里国家生物技术中心);</p> <p>  Jeremy Farrar, Josie Golding, Mike Turner(英国伦敦惠康基金会);</p> <p>  Hume Field(昆士兰大学昆士兰大学兽医科学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州);</p> <p>  Alexander Gorbalenya(莱顿大学医学中心,荷兰莱顿);</p> <p>  Bart Haagmans(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医疗中心);</p> <p>  James M Hughes(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p> <p>  William B Karesh(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野生动植物工作组,美国纽约);</p> <p>  Sai Kit Lam(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亚大学);</p> <p>  Juan Lubroth(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意大利罗马);</p> <p>  John S Mackenzie(澳大利亚华盛顿州珀斯的科廷大学);</p> <p>  Larry Madoff(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马萨诸塞州医学院);</p> <p>  Jonna Mazet(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加利福尼亚戴维斯);</p> <p>  Peter Palese(美国纽约州纽约州西奈山医院伊坎医学院微生物学系);</p> <p>  Stanley Perlman(美国爱荷华州爱荷华州大学爱荷华大学罗伊分校和露西尔·阿卡佛医学院);</p> <p>  Leo Poon (香港大学);</p> <p>  Bernard Roizman(美国伊利诺伊州奇加科市芝加哥大学);</p> <p>  Linda Saif(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俄亥俄州立大学);</p> <p>  Kanta Subbarao(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市墨尔本大学)</p> <p>  来源:中国麻风防治协会</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