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屯垦戍边,守护一直在路上-

   日期:2021-12-17 06:10:12     浏览:0    

  屯垦戍边,守护一直在路上

  【一线讲述】

  我是一名普通的柯尔克孜族人,曾是兵团第三师托云牧场护边员。托云牧场坐落在帕米尔高原,是一个边境牧场,牧工们一边放牧,一边肩负着守护边防线的任务。在托云牧场,一名牧工就是一名哨兵,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一个连队就是一座界碑。

  我十二三岁起便陪伴父亲护边巡边,19岁那年接过巡边重任,实现了当护边员的愿望。40多年来,我守护在祖国西部边防线上,行程13多万公里,穿坏了400多双鞋,5匹马伴我老去,身上留下20多处伤痕。

  我巡护的那段边防线要过3条宽阔的季节河,穿过4个大山口,翻越一座大坂和六七个山岭,最高的山口海拔4170米。每次巡逻,往返一次要走40多公里,每星期至少要巡逻3次、向边防派出所报告一次巡逻情况,每个月要向托云牧场党委报告一次巡逻情况。作为牧场3个护边组的总负责人,我既要守好自己的管护区域,还要抽空去看其他区域守护情况。

  巡边时,踏雪、涉水、遭遇野狼是家常便饭。有次巡边时天色已晚,我遭遇了一只野狼,荒凉大坂上找不到柴火对付野狼。我与野狼对峙着,眼看就要进行一场殊死搏斗,我急中生智,朝远处的山谷拼命高声吼叫,回荡的吼叫声吓走了野狼。几十年里,用这样的办法,不知把狼吓退了多少次。

  修路也是我这些年巡边之余一直忙的事。高原的路狭窄难走,一场大雪、一场风暴、一场洪水都有可能毁坏道路。护边几十年来,我修路的里程达600余公里。

  如今,我三个儿子已全部加入护边员行列,我们家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护边员之家”。

  在托云牧场,我们家算得上富裕。有人问我,你一名兵团职工,家里有牛羊、有马、有牦牛,住着有保温层的砖房,日子过得那么好,还当护边员,图啥?我回答:“图的是报共产党的恩情。”家里能住上砖房、看上电视,日子越过越好,还出了两名大学生,这都是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职工关怀的结果。

  家里的生活再好,为国戍边的职责和初心依然不会改变,因为兵团的红色基因永远在血液里流淌。屯垦戍边,守护一直在路上。

  (本报记者李慧采访整理)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