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西藏健康事业建设者谈:医疗卫生发展 美好生活期许-规律性

   日期:2020-03-28 18:25:07     作者:wangxiao    浏览:21    
核心提示:中新社拉萨3月28日电题:西藏健康事业建设者谈:医疗卫生发展美好生活期许作者赵朗“父母从那个时代走出来,都是吃过苦的人。”在3月2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西藏藏医药大学科研处处长
<p>  中新社拉萨3月28日电 题:西藏健康事业建设者谈:医疗卫生发展 美好生活期许</p> <p>  作者 赵朗</p> <p>  “父母从那个时代走出来,都是吃过苦的人。”在3月2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西藏藏医药大学科研处处长顿珠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p> <p>  1959年的这一天,中央政府解散西藏原地方政府,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腐朽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百万农奴从此翻身解放。<!--画中画广告start--> <!--画中画广告end--></p> <p>  顿珠的父母是日喀则江孜人,出身农奴,深受压迫,生活无法保障。西藏民主改革后,父亲成为西藏公学的第一批学生,接受教育后参军成为国家干部,母亲受教育后成为当地一名电影放映员。</p> <p>  顿珠是西藏第一批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藏医学专业的学生之一。</p> <p>  他说,以前藏医传授以家族传承、寺庙学习、私立学校学习为主,对学习人群有限制。如今,不分家庭背景,都可以报考学习。</p> <p>  “所以学校规模每年都在扩大。”他说,除了教育院校外,公办藏医院、私人藏医诊所也在增加,仅拉萨市区的私人藏医诊所已超10家。</p> <p>  他介绍说,近年来,西藏藏医药服务普及率颇高,即便在偏远地区,民众也能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买到藏药或做藏医诊疗。</p> <p>  普珍是昌都市边坝县人民医院的副院长,2008年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曾在当地的乡卫生院工作。</p> <p>  30多岁的她告诉记者,爷爷曾是农奴,吃尽了苦头,后来他忍受不了虐打,便逃到拉萨。</p> <p>  刚工作时,她从昌都坐了两天的车来到边坝县。当时的乡卫生院,只有她一名医生,药品种类极少。</p> <p>  2014年,她被调到边坝县人民医院儿科工作。她说,当时只能看感冒类的普通疾病,如今医护人员增加,设备先进。“像黄疸、过敏性紫癜等病症都可以医治。更重要的变化是孕妇改变在家生产传统观念,都到医院分娩。”</p> <p>  旺久多杰在海拔4700米的那曲申扎县小村子生活了近40年。</p> <p>  15年前,他就在申扎县买巴乡卫生院工作,最初学习了藏医,后来也接触西医。</p> <p>  旺久多杰说:“我生在新时代,但也常听爷爷讲起以前的故事,吃不饱是常有的事,一身藏袍,缝缝补补。”</p> <p>  他记起小时候,看病要走很远的路,得不到救治的只能听天由命。</p> <p>  刚工作时,他骑着马四处巡诊,后来骑摩托车,前几年换了汽车,不再风吹雨淋。</p> <p>  他说,买巴乡卫生院条件越来越好,土坯房被水泥钢筋房取代,药架代替了旧桌子,医生增多了。</p> <p>  过去数十年间,西藏基层医疗得到提升,农牧民可享受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旺久多杰说:“有了这个政策,我们看病医药费能报销80%到90%。”(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