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青田  App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中方  湖北黄冈  助攻  谅解备忘录  作者, 

“神十三”航天员再出舱有“新”意 以良好状态迎新年-

   日期:2021-12-27 09:50:04     浏览:0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电 题:“神十三”航天员再出舱有“新”意 以良好状态迎新年

  作者 马帅莎

  12月27日零时55分,经过约6个小时,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即将在太空迎接新年的到来。

  26日18时50分,航天员叶光富率先出舱,对着镜头招手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事实上,网友对叶光富的出舱首秀期待已久。早在11月7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执行首次出舱任务时,叶光富就已在舱内预告,“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时隔一个多月,人们终于再次等来这句“出舱新人”的现场感言。

  19时37分,叶光富站上机械臂后,航天员翟志刚亦身着红色条纹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成功出舱,这是翟志刚第三次执行出舱任务,他也就此成为出舱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随后,首次出舱的叶光富和经验老到的翟志刚配合默契,进行了新的任务尝试,首先执行的是舱外全景相机C抬升活动。

  此前的两次全景相机抬升任务都是由站在机械臂上的航天员与沿着舱壁自主转移的航天员协同完成。这次作业由于全景相机C周围空间较小,抬升操作主要由叶光富来承担。从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出,虽是初次站上机械臂开展舱外作业,叶光富操作起来仍十分熟练顺畅,游刃有余。

  同时,此次任务还进行了航天员“太空运货”的新试验。之前航天员携物转移都是借助机械臂来完成。本次试验则是为了应对机械臂有其他任务,必须由航天员亲自运货等情况。

  关于该任务的难度,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春慧表示,航天员在舱外既要用手爬行,又要用手固定挂钩,如何携带物品是一个问题;另外,物品过重过大等情况也需要考虑,比如,携带的物品飘浮在太空,会对周围的舱壁设施构成安全风险,物品过大时则需要双人协作稳定转移。

  在试验过程中,叶光富和翟志刚携带着脚限位器,避开全景相机、泛光灯等障碍物,在摸索中爬行。其间,翟志刚不停地和叶光富商量,“尽量还是要采用头对头的方式,一会儿你要倒着走,头朝下……”

  “通过这次试验,可以知道双人携物应该如何配合,既保证物品安全带到,又保证舱壁关键设施不被损坏。”王春慧说,在地面进行水下携物转移时,航天员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当时找到的方法是两人并排走,这次飞行任务看来可以找到更优方案。

  除了出舱新“搭配”和新试验,地面的“曙光岗”也出现了一张熟悉的新面孔。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指令长聂海胜作为“曙光岗”的一员,全程参与了出舱支持,为出舱任务贡献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的经验和智慧。

  从出舱新人叶光富,太空运货新试验到“曙光岗”新面孔,中国航天一直在开展新尝试、迎接新挑战,三位航天员也将以良好状态迎接新年的到来。如今,实施舱外作业正在成为中国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工作常态,中国航天员未来将开展更多次数、更为复杂的出舱活动,为空间站顺利完成建造及稳定运营提供有力支持。(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