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12月29日电 (吕妍)记者12月29日从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山东立足民族乡村资源禀赋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探索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致富路”。
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曹金萍介绍,山东56个民族成份齐全,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该省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90.5万人,还有大量来自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高峰时约50万人,做好新时代山东民族宗教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曹金萍表示,山东聚焦民族乡村整体提升行动,三年培育15个产业化品牌集聚地,探索开展结对帮扶,打造30个乡村振兴示范民族乡村,把4个民族镇建设成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典范;深入挖掘泰山、黄河、孔子等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形象,讲好齐鲁大地上发生的民族团结融合故事,重点在全省打造10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和理论研究基地;擦亮该省城市民族工作“红石榴”品牌,深化“红石榴”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和社会组织等创建,构建互嵌式社区结构和社会环境,推动各族民众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二处处长罗军说,山东支持民族乡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政策支持和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投入;深入持续开展山东乡村振兴示范民族村创建工作,以加强民族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引领“五个振兴”,支持7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提档升级,进一步优化生态和人文环境,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打造各民族携手共进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不断提高各族民众收入水平。
罗军表示,山东推动民族镇、民族村主动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该省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推广,提升现代农业科技赋能,用好互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全面推动民族聚居地方牛羊养殖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阳信县打造“第一牛县”,培育打造产业化品牌集聚地。
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一处处长段利表示,山东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推进“民族团结+传统文化”“民族团结+红色文化”行动,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传统节日、纪念日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各族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助推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充分发挥山东省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核心区和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优势,在曲阜成立了首家“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段利介绍,山东将做好服务保障,在全省打造300多个“红石榴驿站”,在保障均等化服务基础上,不断提高为本辖区本单位各族民众精准化服务水平,在子女入学、劳动保障、养老医疗、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更强、更优、更全的社会服务,将服务保障工作纳入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四社联动”服务网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