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中方  助攻  习近平,发扬,  作者, 

北京市政协委员共议冬奥可持续发展-

   日期:2022-01-09 14:12:38     浏览:0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杜燕)如何实现冬奥场馆临建设施可持续利用?如何实现奥运遗产的传承应用?正在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北京市政协委员们聚焦冬奥举办,也关注“后冬奥”可持续发展。

  自2015年获得冬奥会主办权的那一刻起,中国践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努力举办“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正在积极“备战”冬奥会的北京市政协委员柳千训表示,场馆设施是举办冬奥会的基础,为了既确保功能需求、又加强成本控制,北京冬奥会将临建视为重中之重,是冬奥会赛事承办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时设施可节省大量资金、人力和时间,多使用临建也能为城市未来的发展预留余地。

  柳千训称,坚持节俭办赛,冬奥临建就应做到拆除和回收利用相结合。同时,必要的临建转为永建,也有助于节减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场馆赛后可持续发展。建议由业主单位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必要留下的临建设施具体有哪些,赛后如何继续使用,为赛后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

  北京市政协委员雍莉表示,冬奥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对主办城市来说,更是加快建设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难得机遇。在后奥运时期,应加强冬奥会场馆的运营管理,让基础服务设施仍能够为市民服务,将以体育为内容的绿色、健康的可持续生活方式融入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来自科技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张军伟建议,将北京和河北张家口等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的地域全部规划为“北京冬奥会世界体育公园”。在赛后场馆使用的维护保养上下功夫,借助专业团队的力量,保持场馆绿色、低碳运行,将绿色办奥的理念延伸下去,推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北京市政协常委、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宋慰祖谈到,奥运遗产的传承应用,更应关注精神的传承与应用。北京作为“双奥之城”,更要深刻地理解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文化内涵。建议北京在全球发起世界奥林匹克创意设计大赛,让全球青少年用文化、艺术、创意去设计、去交流,这将是奥运遗产最好的传承应用。(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