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青田  App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中方  湖北黄冈  助攻  谅解备忘录  作者, 

回望和见证历史 中以民间唱响“幸存者之歌”-

   日期:2022-01-27 21:30:51     浏览:0    

  中新网上海1月27日电 题:回望和见证历史 中以民间唱响“幸存者之歌”

  作者 樊中华

  一袭红绸缓缓落下,一段80多年前2万余名犹太难民在上海得以庇护安居的历史再次浮现。

  1月27日是“缅怀纳粹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清晨,位于上海虹口区的犹太难民纪念馆内,名为《幸存者之歌》的原创大型铜铸雕塑揭幕。来自以色列等多国驻沪领事机构代表、犹太人后裔以及中外民间友好人士近百人伫立于蒙蒙冬雨之中,一起回望和见证历史。

  这座长2.8米、宽1米、高2.6米的大型雕塑以现实主义题材,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刻画了1948年迈克·麦德沃同父母站在甲板上依依不舍挥别上海的永恒瞬间。

  雕塑的作者、雕塑家吕旗彰介绍说,其创作灵感来自于加拿大籍华人作家贝拉的同名小说《幸存者之歌》,小说以好莱坞传奇制片人迈克·麦德沃一家二战时期在上海的真实生活为原型,讲述其父亲大卫与母亲朵拉在上海恋爱结婚,并努力奋斗实现上海梦的故事。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 樊中华 摄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 樊中华 摄

  二战期间,上海接纳了23000余名犹太难民,大多聚居在今日犹太难民纪念馆所在的虹口区提篮桥一带。上海也被称为犹太难民的“诺亚方舟”和“第二故乡”。

  雕塑为什么要展现迈克一家登上舰船、挥别上海的情景,而不是他们初来上海的一幕?

  “挥别上海是小说中的最后一幕,也最为动人。犹太难民在被上海接纳,度过了安宁、奋斗的岁月后,成长为一个家庭,也使他们有能力再次起航去迎接另一段新生活。挥别既体现了他们与上海的深情不舍,也意味着,告别是暂时的,曾在战争中共患难的两国人民还会相聚。”吕旗彰说。

  离开上海时,迈克七岁,妹妹两岁,对迈克一家而言,上海构成了其难以忘怀的“家族记忆”。

  “上海是我的根,”迈克以语音进行现场致意,“一切都始于那里,当我是个孩子的时候,每周日的晚上都会去(上海的电影院)看电影。”

  “十几年前,我在洛杉矶认识了迈克90多岁的母亲朵拉,每一次见面,她都拉着我的手,反反复复用上海话对我说‘带我回上海去啊’。她临终前在半清醒的状态下,依然在说‘带我回上海’。我没有办法带她回来,所以我想要通过这样一个雕塑,将他们一家人都带回来,让他们永远留在上海。”小说《幸存者之歌》的作者贝拉透露,如今迈克·麦德沃正在创作一部关于上海的回忆录。

《幸存者之歌》大型铜铸雕塑揭幕 樊中华 摄 《幸存者之歌》大型铜铸雕塑揭幕 樊中华 摄

  “对犹太人来说,我们始终记着上海对我们的重要角色和特殊意义,我们不会忘记那段历史中中国和上海对我们的庇护,”正值中以建交30周年,以色列驻沪总领馆副总领事茉馨(Mor Ben Moshe)表示,上海今天仍在对全球作出着重要贡献,“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也要带着记忆携手前行。”

  73岁的犹太人后裔莎拉·伊马斯(Sara Imas)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我从小住在虹口,周围一起生活的犹太人都特别感谢中国这块和平的土地,给了他们生存的机会。我在以色列生活过13年,又回到了中国,现在是一个儿童书作家,我想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中以文化进行交流,继续呼吁世界和平,借此来回报感恩这个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民族。”

  “中国当时对犹太难民的同情和理解不仅是官方的,更是来自于民间的,这种深厚的友情、那段难忘的岁月客观上会成为中以两国人民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朱志荣说。

  据悉,《幸存者之歌》雕塑计划在虹口区白马咖啡馆门前永久展示。白马咖啡馆原是一位名为鲁道夫·莫斯伯格的犹太人在1939年所开,为当时犹太难民日常聚集的场所之一,2015年初由虹口区政府进行了一比一复建。(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