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青田  App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中方  湖北黄冈  助攻  谅解备忘录  作者, 

科技文献难“自由” 全国人大代表苗振林冀平台资源共建共享-

   日期:2022-03-06 21:20:10     浏览:0    

  (两会人物)科技文献难“自由” 全国人大代表苗振林冀平台资源共建共享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鲁毅)查阅科技文献,掌握各自领域的前沿技术、行业动态等战略性信息资源,是科研人员的基本功课。但当下科技文献资料总量激增、价格高,单个科技文献资源平台专业资料不全、外文期刊少、服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正困扰着不少创新主体。

  全国人大代表、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苗振林呼吁,相关部委应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投入资金,尽快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打破地域限制、平台壁垒,实现科技文献资源的充分覆盖,避免创新资源浪费、重复投入。

  苗振林作为科研人员,投身LED照明芯片技术和产品研发十余年,带领所在企业获得授权200多项发明专利。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5年里,他深入企业、市场探寻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及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专业平台搭建方面提出多项建议,对于科技文献资料难“自由”也深有体会。

  “购买一个科技文献资料数据库,动辄上百万元费用,这不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所能负担的开支,关键是单个数据库往往并不足以满足需求。”苗振林就经常向合作高校等机构求援外文期刊资料,但这并非长久之计,“随着中国各领域技术不断比肩发达国家,创新主体对国内外科技文献资源的需求十分迫切”。

  事实上,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目前多个省、市建立了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和情报分析等知识服务。

  “创新主体难以便利获取相关资料,主要原因在于各省、各地之间平台还没形成平台间共建共享,而且随着科技文献资料总量激增,单个科技文献资源服务平台越来越难具备搜集并收藏全部科技文献资源的能力和财力。”苗振林说。

  苗振林建议,加强公共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公益性,积极推进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利、科技成果等科技文献检索和文献获取基础性服务功能免费开放、公开服务,更好满足科研人员、学生和科技爱好者的一般需要。

  在日常工作和调研中,苗振林还发现,随着大数据技术进步,创新主体对科技信息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且更多样更细化,这对平台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信息检索系统、情报信息服务提出了挑战。

  因此,苗振林建议科技文献服务平台加强个性化服务升级,提供科技决策咨询信息、竞争情报信息、科技规划、专利分析情报信息、科技文献信息推送等有偿个性化服务。比如,省市级地方平台可以根据地方重点行业、特色产业、区域重点服务对象,加大特色专业资源和服务建设,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地方科技创新。

  苗振林表示,加大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的宣传、推广力度,减少信息差也很关键。希望更多企业、科研团队能够获取更方便、快捷的科技文献服务,实现科技文献资料“自由”,为创新中国出一份力。(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