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1090位白衣天使作别雷神山,他们收到一枚特别的纪念章…-贵州樱桃

   日期:2020-03-31 17:42:19     作者:wangxiao    浏览:21    
核心提示:昨天(3月29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为即将撤离的1090名首批外省医疗队队员送行。据了解,首批撤离的队员来自辽宁、上海、吉林、广东、山西、河北等地,他们将于今明两天(30日、31
<p>  昨天(3月29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为即将撤离的1090名首批外省医疗队队员送行。据了解,首批撤离的队员来自辽宁、上海、吉林、广东、山西、河北等地,他们将于今明两天(30日、31日)陆续返程。送别仪式现场有哪些暖心瞬间?留守雷神山医院的队员们还有哪些难关需要攻克?</p> <p>  <strong>送别医护工作者,留下珍贵瞬间</strong></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31/2285b76183065f960510e32f.jpg" /></p> <p>  自2月8日雷神山医院投入使用并接收第一批患者以来,不少医务工作者已经在这里奋战近50个日夜。送别现场,一面面队旗上写满了医护人员的签名;临时搭建的展板上写着“雷驰荆楚,术济苍生”。医务工作者们还收到了雷神山医院为他们颁发的《抗疫工作证明》和一枚特制的雷神山医院纪念章。纪念章以黄鹤楼为背景,画着正驰援武汉的白衣天使们。</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31/b05b2a890a4cb8b6d6bec181.jpg" /></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31/5c5553b4ed93f99df2845a60.jpg" /></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31/01be79d1a78dfd9e8d4d08bf.jpg" /></p> <p>  为了给队员们留下珍贵的瞬间,雷神山医院还把一间板房,设计成了“照相屋”“心愿屋”,队员可以在镜头下录制自己想对武汉说的话。</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31/8376e4c7be727bd4b7677a2f.jpg" /></p> <p>  大连队队员:“雷神山我们走了。大连我们回来了。下次,我们吃海蛎子味的热干面。”</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31/4f8529cead5f31345794cd19.gif" /></p> <p>  医护工作者录制自己想对武汉说的话</p> <p>  <strong>病人的感谢,留下的是感动</strong></p> <p>  28日,大连队接管的病区送走最后一批出院患者,暂时宣布休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队员吕萃萃说,最后一位患者是一位阿姨,她给队员们留下的礼物是一个深深的鞠躬。</p> <p>  吕萃萃:“最后一个病人出舱的时候,我们还挺感动的,我们送出去的是一位老阿姨,最感动的是她最后深深的一鞠躬。千言万语(抵不上这个鞠躬),可能有的阿姨不会说什么(感谢的话),她就只会用自己哽咽的声音和眼泪表达对我们的感谢,她说我们像她的女儿一样,看着所有病人都出院了,对我们来讲一切都是值得的,其实这就足够了。”</p> <p>  送别现场,出现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曾在雷神山医院得到救治并康复出院的88岁聋哑老人喻爹爹,委托朋友王女士将260个带有武汉元素的书签、磁贴等礼物,赠送给曾经救治过他的医护队员。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刘纹汶回忆,喻爹爹每天愁眉苦脸,有时还暗自流泪,医护人员非常着急,就利用休息时间向病区志愿者学习手语,并通过简单手语与喻爹爹交流,让治疗和护理工作更加顺畅。</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31/8517610c9db58163666b9d10.jpg" /></p> <p>  王女士将一封感谢贺卡送给护士长王健</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31/0a96f07828d80def291968b6.jpg" /></p> <p>  B3病区护士长王健,护士刘纹汶、齐卿杉展示喻爹爹送来的礼物</p> <p>  <strong>告别雷神山医院</strong></p> <p>  <strong></strong></p> <p>  <strong>既有回家的喜悦,也有对患者的挂念</strong></p> <p>  从25日开始,武汉雷神山医院启动各个病区腾空合并工作。山西医疗队接管的A15、A16病区,共收治69名患者,截至29日,已有65名患者出院,4名患者转至其他病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田新瑞介绍,山西第十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原本接管的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病区,22天后,他们又转战来到了第二个战场雷神山医院,“下半场”的战斗更复杂,压力更大,责任也更大。</p> <p>  田新瑞:“到了雷神山以后,转走的这几个病人都是从ICU转出来的,重症的病人到后期肺病阴影吸收比较慢,病情要复杂一些。到了雷神山才真正感觉到了战役的前线。”</p> <p>  即将返程心情复杂,既有回家的喜悦,也有对还没有康复的患者的挂念。田新瑞说,他们互相添加了微信,即便返回山西也还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患者。</p> <p>  田新瑞:“有一个病人影像学资料显示‘白肺’,当时发现他呼吸困难,比较严重,走不了路,从床上到卫生间这个距离他都觉得非常费劲。我们接诊以后两周的时间,发现他情况已经明显改善,自己可以在走廊里走两三个来回,但是我们还是不放心他,因为他还是有肺上的病灶,所以就把他转到其他病区再观察治疗一段时间。”</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31/0ca960adc5ca0130e8ef55a0.jpg" /></p> <p>  山西第十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队员写的感谢信</p> <p>  <strong>“尽管曙光在前,</strong></p> <p>  <strong>但是不能松懈,</strong></p> <p>  <strong>不获全胜,绝不收兵。”</strong></p> <p>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副院长、雷神山医院副院长袁玉峰说,雷神山医院截至目前累计收治患者2006名,最高峰时1300多张床位全满,目前仍有206名重症、危重症患者在院治疗。 首批医疗队撤离之后,仍有1890名医护人员继续坚守,打赢攻坚战。</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31/d7d7d577adba06135e82aa5e.jpg" /></p> <p>  袁玉峰:“中南医院还有500人,上海500多,广东150人,锦州和沈阳加在一起将近700人,锦州和沈阳的也很快要撤离了。他们走的时候我们都会送一下,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时刻。尽管曙光在前,但是我们不能松懈,还是要努力做好剩下的一些患者的救治,不获全胜,绝不收兵。”</p> <p>  <img src="/public/uploads/article/2020/03/31/63a6a448c3b1f56df6d35e58.jpg" /></p> <p>  总台央广记者:李行健</p>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