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全国政协委员黄平:中美即使有竞争,也不能简单定义为竞争关系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李双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平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当前,美国仍对中国开展零和博弈式的“激烈竞争”,拼凑打压中国的“小圈子”,不断挑衅中国核心利益。这表明,美国部分反华政客用根深蒂固的两极对抗思维看待中美关系。“中美即使有竞争,也不能简单定义为竞争关系,更不能把正常竞争当做是恶性的,否则便陷入零和游戏的窠臼。”
今年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暨中美《上海公报》签署50周年。黄平指出,中美曾从截然对立的“冷战”时期,迈向《上海公报》签署的历史性转折,从中可总结出对当下中美关系的三重借鉴意义。
第一是互相尊重。特别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美国应尊重中国的发展模式、社会制度和价值理念,不能总是幻想着强行改变中国。中国也从没想过要改变美国的制度与价值。”
第二是和平共处。中美虽制度不同,发展阶段有异,但仍要探索和平共处之道,不能走向冲突和对抗。“事实上,50年前,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世界大势面前找到共同或交叉点,达成关于和平共处的基本共识。”
第三是合作共赢。中美应在互相尊重与和平共处的基础上,找到互相合作互利互惠的领域,而不是你输我赢。“目前,至少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美还保持高层沟通。中美能合作的领域还有很多,需要共同探索。”
“总之,稳定中美关系,才是务实之选。”黄平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