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作者,  习近平,发扬, 

“天籁”:倾听宇宙的声音-

   日期:2022-05-02 06:12:44     浏览:0    

  国内首个暗能量探测实验设备发现快速射电暴

  “天籁”:倾听宇宙的声音

  “天籁”立新功!国内首个暗能量探测实验设备——“天籁实验阵列”发现一例新的快速射电暴。该快速射电暴位于猎犬座方向,被探测到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022年4月15日凌晨1点26分40秒。这是天籁实验阵列首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事件,也是国内首次使用合成波束技术探测到快速射电暴。

  什么是暗能量和快速射电暴?人类为什么要寻觅它们的踪迹?

  “据天文学家研究,在广袤宇宙中,人类已知的物质大概只占5%,而其余25%被称为暗物质、70%被称为暗能量。”天籁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告诉记者,暗能量被假定为一种充溢空间的、增加宇宙膨胀速度的难以察觉的能量形式,探索其来源、成分,对于研究宇宙从哪里来、向何处去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当前全球科学家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天籁实验阵列”利用射电技术探测快速射电暴,就是解开暗能量谜团的一把钥匙。

  快速射电暴是宇宙中的一种射电波剧烈爆发的现象,一般“神龙见首不见尾”,闪现几毫秒便再无踪迹,因此很难识别和定位。“我们并不清楚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快速射电暴的出现,一些理论认为是恒星碰撞或者是外星人发送的信息,目前学界更倾向于它可能与致密天体,比如脉冲星有关。”陈学雷表示。

  为了寻觅捕捉“昙花一现”的快速射电暴,陈学雷和团队成员们依托射电望远镜阵列,实现对红移1处的21cm辐射大天区面积巡天。“它相当于无线电波段的广角望远镜,随着地球的自转可以把天空扫一遍,基本上可以测到北半球天空上的射电信号。”陈学雷向记者介绍,天籁计划一共有两套天线,其中一套是柱形天线,这套天线南北方向长,东西方向则短一些——像一个抛物线的形状。另外一套天线是碟形天线,就是比较常见的锅的样子。

  同为射电望远镜,“天籁实验阵列”和中国天眼FAST有何不同?“天籁看得宽,天眼看得远。”陈学雷说,FAST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天文望远镜,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射电望远镜的2.5倍以上,它可以“盯”着某一块天区看到很远处。相比而言,天籁视野宽广,“盯”的天区范围更大,这也是其寻找快速射电暴的优势所在。因此,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形成更完整的探测数据库。

  宇宙膨胀、暗物质、暗能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天文学概念神秘而遥远,与现实生活似乎“搭不上边”。事实上,技术之间是共通的,“天籁实验阵列”所运用的波束合成技术也可以用来探测地面目标,和生活中的雷达功能较为类似。

  “从更长远看,前沿研究可能成为生产力。”陈学雷举例,牛顿在17世纪就开始研究行星轨道、万有引力,对当时的社会来说,这无异于毫无用处的“天方夜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研究成果被不断应用于实际生活,成为重要的生产力,甚至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对于在天文领域深耕了二十多年的陈学雷来说,科学研究不能只着眼于解决当下的问题,更应面向未来。“当前面临的‘卡脖子’问题启示我们,科学的基础规律不能指望从别人那里拿来用,而要靠自己的研究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浩瀚宇宙中的每一个秘密,都是中国天文人倾尽全力追寻的目标。

  本报记者 沈东方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