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青田  中国地震台网  质检  湖北黄冈  助攻  中方  习近平,发扬,  谅解备忘录 

中新网评:高学历“低”就业,我们在惊讶什么? -

   日期:2022-05-24 22:40:30     浏览:0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阚枫)最近,网络热搜榜上有几则大学生就业的话题颇受关注。

  据报道,浙江遂昌县今年引进人才入围体检人员的名单显示,当地24个基层岗位入围人员均来自名校,绝大多数为硕士、博士。在广东和平县,今年计划引进82名人才,结果引来31名博士和700多硕士报名。

  “博士硕士扎推就业小县城”,热搜话题背后,挑动公众神经的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学历”与所谓“低就业”之间的反差。不少人困惑:到底是就业市场水涨船高,还是学历真的在贬值?

  近年来,就业市场上类似的“反差新闻”几乎每年都有,在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更为多元的当下,公众“惊讶”之余,也应多维度思考新闻之后的深层问题。

  其一,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应有城乡地域之间的鄙视链。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超过千万,对于个体而言,学历应该是个人求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而非束缚,任何一个就业选择都应得到尊重,外界不必有过多道德判断。

  其二,吸引人才扎根基层,需要更全面的制度措施。当前,一些县乡为引进高学历人才,大都抛出丰厚的物质条件,给钱、给房、给福利。这些保障固然有吸引力,但是想让吸引而来的人才,留得住、扎下根,并创造价值,更需要政策在改善干事创业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上综合着力。

  其三,就业市场的“唯学历”倾向必须破除。人们在关注高学历毕业生就业竞争的同时,更应该警惕就业市场的“唯学历”,甚至学历歧视。多年来,招聘会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这是调侃,也是无奈。如何改革人才评价体系,促进人岗适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事关教育、就业和社会创造力的大课题。

  眼下,又逢一年高校毕业季,愿每一个奋斗的青春都能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完)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推荐图文
推荐国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